八通网
标题:
逼仄的小街和路口—市井文化的温床
[打印本页]
作者:
wpr171
时间:
17-12-8 11:09
标题:
逼仄的小街和路口—市井文化的温床
逼仄的小街和路口—市井文化的温床
文 海菁=倾倾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摘登
1990年代以来,北京到处都在拆迁、改造。新北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昂然凸立,而老北京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黯然消失。
改造前的北京朝阳门南北小街以及东直门南北小街,宽度只能并排走两辆24路公交车。黄昏时分,熙熙攘攘的小街上涌动着面相庸常而善良的平民流,街两边门面敞开的实惠的各色小店铺以及外卖窗口生意兴隆。逼仄的空间造就的人们之间家庭式的距离,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家庭里,彼此可以怡然放松地交流,并且很容易达成理解或和解。所有这一切,使得小街里充满着温馨的市井气息。
拓宽马路后,街道的东侧已经成为钢筋水泥的居民楼群,楼群的底商虽然装修得漂亮,但被塑钢门窗封闭得严严实实,显得冷漠远人。
幸运的是,街道的西侧还是平房。马路的绿化隔离带和平房之间的小便道
残存了一些原有的温馨气息。有各色的小饭铺,菜市场,杂货店等等。黄昏时分徜徉在小便道上,会让人想起昔日的小街。
小街的西侧和东侧判若两个世界,这实在是北京的一处奇特的景观。估计西侧的平房胡同不会再改造了吧?否则,市井文化就会失去延续和发展的可能了,那样就太可惜了!
我想,有些小街和路口,你一生中的某个时段甚至一生都经常经过,你会和那里的某个服装摊位的老板熟识,和某位扫街工会经常照面,每天早晨和早点摊的“炒肝西施”或炸油条的帅小伙开开玩笑,或者和街头拐角处小饭馆或小酒馆里的某个特定的座椅有奇怪的缘分,每次总是坐在那里,还有那位熟识的跑堂,不用多说,他便会微笑着先端上你喜欢的老节目:一叠芹菜拌花生米和一瓶啤酒,点什么热菜再说。你会经常坐街上的某路公共汽车,并且对车后部或前部的那个漂亮女售票员印象深刻。也许,街头的从某个方向数的第几根电线杆对你有着特殊意义,也许那里有过你的约会、初吻、邂逅、重逢、争吵、分手。也许你在街头的某个角落里苦闷枯坐过,也许你在街上行走的同时任你的思绪天马行空地游走。这些街巷和路口不仅记录了你生命移动的轨迹,更记录了你生命存在的精神轨迹。如果这些小街和路口哪一天突然消失了,你会觉得茫然无所措。因为所有那些记忆和情怀都失去了附着物,被悬在空中,无法接续和累积,然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飘散、消失。你自己也会有一种悬空的感觉,进而会被随时可能跌落的焦虑所折磨。
所以在这里我要大声呼吁,不要嫌弃那些老旧的、逼仄的小街和路口吧,因为较之涣散冷漠的通衢大路,逼仄的小街和路口才是市井文化发生、成长和存活的温床啊!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