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
标题:
谁动了我的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远方信使
时间:
14-11-9 21:39
标题:
谁动了我的博客?
这几天想起要翻翻自己以往写的日志,写完的和没有写完的,一直在个人空间里,可是前几年写的都找不见了,篇篇都是“抱歉,您要查看的信息不存在或已被删除”字样,尊敬的小编,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吗?这是我多年的心血啊!出于对八通网的信任,我才没有转到别处。
作者:
远方信使
时间:
14-11-9 21:54
河人家的炊烟| 随笔| 无题| 想当然| 歌词欣赏| 市井人众|
分享北京口音四合院味儿
仅自己可见08-1-6 19:18
头一次被人说有北京四合院的口音是在从烟台驶往大连的轮船上。当时总公司组织各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名为培训,实为旅游,同行的四位北京不同城区的同事和来自湖南的几个人同在一个船舱里。大家谈兴正浓,一位湖南株洲的女士忽然指着我说:“你说话带着北京四合院的口音。”我惊愕不已,因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四合 ...
个人分类: 运河人家的炊烟|2 次阅读|0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为了一个身患罕见病症的北京小姑娘的生命.....
07-12-9 12:11
天气 : 晴朗 心情 : 平静 这是一个曾被媒体广为传播的故事,一位叫丁凡的北京小姑娘身患绝症,在北京得到包括相声演员姜昆及著名儿科专家胡亚美等等众多好心人的帮助,而后辗转美国治疗,获得了美国好心人的大力帮助,谱写了一曲中美人民友谊的动人篇章,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还曾写了封亲笔信,欢迎北京小姑娘到美国 ...
个人分类: 无题|246 次阅读|6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我们家过生日的规矩
07-11-21 20:22
我们家里人过生日自祖辈就有个规矩,就是已能挣钱的家庭成员在自己生日这一天,一定要给自己的母亲买礼物,或是吃的或是穿的或是用的,多少不限,但一定不能忘记,也不能过了日子口儿。 老一辈儿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儿女的生日,母亲的难日”。虽然你的生日到了值得庆贺,但你更不能忘了母亲为了生你而遭受的巨大痛苦 ...
566 次阅读|18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瞧人家的孩子怎么教育的——真乖
07-11-16 19:34
正在外面吃饭,有一位气质优雅面容姣好的年轻母亲牵着她的孩子走了进来,服务员给让到我邻桌坐下。那个小孩儿是个小男孩,大约两岁左右,正是淘气好动的年龄,不好好坐着,跑到我跟前来,目不转睛的望着我。我看到这小男孩儿眉清目秀的特别招人喜欢,真的好可爱。我对他和善地笑了笑,正想夸奖两句,不料,那小孩儿却抢先 ...
个人分类: 随笔|271 次阅读|13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紧急警报——发现二号病菌(三)
07-11-14 19:36
这位干瘦老头若是走在大街上,没人会想到他是位流行性传染病专家,看上去顶多就像一位老工人的模样,没有穿白大褂,就连口罩都不戴,和周围捂得严严实实的医护人员形成反差,此刻他镇定自若平静如水的神情也感染了大家,不知不觉中大家悬着的心放回了原位。干老头率防疫站的人径直走进了外科急诊室,他先走到病床前对陆远 ...
344 次阅读|5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紧急警报——发现二号病菌(二)
07-11-14 00:01
要不是那场大雨,陆远方就不会去吃路边的烤羊肉串,不吃羊肉串就不会到这个医院来,也不会被隔离了。 陆远方和妻子是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被大雨截在了半道上,他们赶忙找到路边的商店避雨。天色渐晚,陆远方饥肠辘辘,正好在这个商店屋檐下有烤羊肉串的摊子,羊肉和孜然在炭火的熏烤下四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陆远方忍不住 ...
561 次阅读|19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紧急警报——发现二号病菌(一)
07-11-11 20:29
九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夜里的一场暴雨驱走了连续多日的闷热,早晨的空气凉爽宜人。坐落在城南的一座专科医院像往常一样刚刚开门,患者们便蜂拥而入,挂号窗口一阵忙乱,不一会儿各个门诊室就有了候诊的病人。外科门诊的两位女大夫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向病人询问病情,开化验单,写病历,做医嘱...... 大约过了九点钟,忽 ...
217 次阅读|9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二大伯的倔强人生(下)
07-11-9 20:38
祖祖辈辈在通州生活的人们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他们还更多的相信缘分。自从那头脑简单,四肢不活的“丫头”(二大伯们就这样称呼这个抱养的女孩儿)重又进了这个家门,祖辈们遗传下来的道德良心的驱使让这个家庭接受了这个孩子,街坊邻居们一方面对二大伯两口子的举动表示认同,一方面又叹惜他们的命运不济。 我看到过这 ...
个人分类: 运河人家的炊烟|2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1
分享二大伯的倔强人生(中)
07-11-9 17:43
我二大妈过门后不久便名声远扬,街面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后来胡同里若谁家的小儿啼哭,只要说一句“二疯子来了”,那可怜的小孩儿便噤了声。 我二大妈长相怕人,高颧骨,向外怒着的眼珠子还贼亮,闪着咄咄逼人的光,一看就知道不是善主儿。刚过门还知道拘着,一个月下来胡同里最强悍的泼妇见了她都唯唯诺诺,避之 ...
个人分类: 运河人家的炊烟|193 次阅读|3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野心勃勃,我的坐家生活
07-11-8 19:35
天气 : 晴朗 心情 : 平静 看了那么些的人写的博客,或哭或笑,或回忆,或展望,或情意绵绵,或装疯扮傻,嬉笑怒骂皆文章,甚是有趣,不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要专心致志的排除干扰的当作家了。实际上我从前几个月就有了野心勃勃的规划,要在网上写博客,咱不会芙蓉姐姐的炒作,也不会宋先生的骂街,脚踏实地的 ...
266 次阅读|8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2
这些都找不见了!!!
作者:
远方信使
时间:
14-11-9 21:56
一切皆有可能
仅自己可见08-6-29 19:31
我,本来是个坐家。成天在家坐着,胡思乱想,瞎琢磨,逮谁琢磨谁。嗳!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位社会学家。
个人分类: 想当然|0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完)
08-6-19 19:38
前一篇说到游乐园的小姐们到电视台做一回现场观众,录制了一台面向全国观众的晚会节目。过了几天,果然,电视台在周末的黄金时段播出了这台晚会,小姐们纷纷在荧屏上找到了自己灿烂的笑脸和身影,她们为之兴奋了好些日子。 俗话说乐极生悲。世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人,也没有长盛不衰的事,人生转折和事业的转折一样,或许 ...
个人分类: 随笔|139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六)
08-4-30 17:18
游乐园来了个冷美人,名字叫李霞,端庄秀美的脸颊,窈窕动人的身材,和一位当红的影视明星长得很相像。她沉默寡言,对人不冷不热,双眉颦蹙,似有千般哀怨,美目冷峻,难掩万多惆怅。 李霞的到来吸引了经理们和众多客人的目光,但李霞坚决卖艺不卖身,和客人聊天,给客人唱歌,她的歌喉甜润中带着一种忧伤,让人怜惜不 ...
个人分类: 随笔|40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1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五)
08-4-12 18:20
游乐园来了一批从海外归来的小姐,很是年轻靓丽,要个儿有个儿,要模样儿有模样儿。这些年来,她们到过台湾,去过香港,转战东南亚,甚至涉足澳大利亚,见过一些世面。从她们绘声绘色的叙述中得知,在海外她们接触的对象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还有从大陆去的国内游客。有个叫阿芳的小姐说道:有些暴发户在国内时抠 ...
个人分类: 随笔|405 次阅读|8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1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四)
08-3-20 20:34
治安大队的便衣们是在第二天晚上九点钟进来的,他们挨个包房检查,只见扬州的按摩技师正卖力的为客人进行足疗按摩,对警察的到来显得无动于衷,继续面无表情的工作(一般按摩师数扬州人出名)。显然,警察们一无所获。 游乐园总经理老赵气喘吁吁的赶来了,他掏出烟盒一边让烟一边不断的说着“理解!理解!辛苦!辛苦! ...
个人分类: 无题|47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1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三)
08-3-19 16:30
十九号小姐名叫陈晓晓,不一定是真名,但肯定是姓陈,她身材苗条高挑,脸庞俊秀,来自南方某省会,长江边上的一座古城。她有手机,但不让家里知道,坚持要用座机给家里打电话。往家里打电话时她谎称在北京找到了工作,是个饭店的经理。她对服务生千叮咛万嘱咐,家里人对她孤身一人来北京不放心,若是家里来电话时,一定说 ...
个人分类: 无题|433 次阅读|8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二)
08-3-15 15:16
老板刘三对艺术家说:“你们好好聊聊吧!我们家微微当个影视明星不成问题嘛!”边说边走出包房,随手将门带上。 艺术家有一副微胖但俊朗的面孔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上前捉住薇薇的小手,拥着她坐在沙发上,艺术家的手柔柔软软的不像他站在舞台上唱歌挥动着手势时那般有力,一股清淡的男用高级香水的味道扑鼻而来, ...
个人分类: 无题|486 次阅读|7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1
分享小姐们都昏过去了(一)
08-3-12 16:23
(本文实属虚构,若有姓名情节等雷同,纯属偶然,请勿对号入座) “嘟!......”内部电话响起来,一位叫紫鹃的小姐躺在床上懒洋洋地从被窝儿里伸出手,因为电话机紧挨着她的床头,几乎每次前面来电话叫钟(点小姐),都是她接电话。紫鹃拿起电话:“喂!......”,这时候满屋子的小姐都支起耳朵听着,电话那头是妈咪的 ...
个人分类: 无题|4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分享世事难料
08-3-12 08:52
七十年代中期,我刚上初中。那时每到麦收时节各个工矿企业机关学校都要去农村支农劳动,那年我们学校师生步行六七十里地来到西集一个叫杜家店的村子。村里指派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带领我们劳动,这个青年很是平易近人,说话和蔼,关心他人。谁能想到他会在三十年后成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就是杜德印。 ...
个人分类: 无题|28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1
分享伊拉克枣
08-1-12 21:46
很小的时候是60年代,最盼望家里来亲戚,因为他们会带来很多的好吃的,有糕点、水果及各种小吃。最难忘的也是最好吃的是一种叫做伊拉克枣的水果,它软绵适口,甜蜜无比,个儿比普通的枣要大,里边有个枣核儿,比普通枣核儿要长,核儿上有一道沟槽。 在70年代以后伊拉克枣就不见了踪影,听大人们说国家缺少外汇,所以伊 ...
个人分类: 随笔|1784 次阅读|20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2
作者:
远方信使
时间:
14-11-10 19:57
怎么 没人理睬?老F何在?:L当年的八通网满腔热忱的小编们都离开了吗?或者正在慢慢变老?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