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

标题: 荡荡的湖沼 [打印本页]

作者: 八通灵灵七    时间: 14-10-9 14:17
标题: 荡荡的湖沼

荡荡的湖沼

通州,好一个“通”字了得!《国语·晋语二》载:“道 远难通,望大难走”。这“通”有“到达”,“通到”之义。左代通州沿运河可南达大江南北,沿秦代蓟(JI今北京广安门一带),襄(今辽宁辽阳)邓道可东达松辽平原,出居庸关可北达长城内外。《易·系辞上》道:“一阖(hé)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这“通”有“贯通”之义。古代通州自开河至封冻,运河上“樯杆”如簇“万国梯行满潞川,”(12)南商北客,出使入贡,络绎不绝。《周礼·考工记·序》言:“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这“通”有“流通,交换”之义。古代通州是京杭运河北端,“川陕豪商,吴楚大贾”(13)沿运河船运至通州,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方特产入长城各口,以骆驼或大车运至通州,交易后各载货回程。在我国历史上,曾经称作通州的共有5处,西魏于今四川的达县,五代后周于今江苏的南通,宋于今河南的浚县、辽于今林的四平,金天德三年(1151年)于今北京的通州,都曾建置过通州,但只有我们的通州中外闻名,根本原因就在于“取漕运济之义”(14)就在于是京师的“左辅雄藩”,(15)就在于是北京的卫星城。
“漕运,以河渠为主”。(16)由此,我们不能不追溯通州历史上曾是荡荡河湖的自然情景。
通州区地处北京东南郊,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在多少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今渤海海域,由于永定河、潮白河两大河流经常冲两岸,卷带不可计数的泥沙像折扇面一样沉积,渐将海岩向远处推移,形成第四纪沉积物地层,即今天的北京小平原。永定河由西向东冲积,潮白河自北趋南冲积,因而使通州区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在两河交叉冲积的地面上,自然地形成了高低不平的地形,低处多高处少,低处积水而成湖泊,高处成为水间平地。在距今约3000年的时期,今州域内存在着4处沼泽。漷县村西,张家湾村南,德仁务村北,前银子村东这片广阔地域,水多陆少,后来称雍奴薮(sǒu),其面积与今天白洋淀相敌;潞城镇域及河北大厂县域也有一处宏旷的水面,后来称之为夏谦泽;在姚村附近还有姚村淀,在富豪村西有金盏淀,在台湖村附近有湖泊。辽金两伐,在台湖村附近有湖泊。辽金两代,帝后、王公、大臣每年至这此浩荡的湖淀中来游猎,放海东青鹘猎取天鹅,大搞“捺钵文化”,并且因狩猎的需要还增设了漷阴县,即今天凉水河,运河以南的地区。至元代时,由于河水泛滥,治泽湖淀渐渐淤浅变小,化成几处孤立的湖水,在大北关村东南有柳林海子,在 林庄东北有马家庄飞放泊,在小海字村北有栲栳垡飞放泊,在半截河村北有南庄飞放泊,仍是帝王畋猪的场所,因为游幸和漕运的需要,竟将漷阴县升置漷州,并建有离宫别馆。
元末明初,两河几次洪水,今区域内的较大湖沼被淤寒了,化为片片茺原。广 的淀泽虽然不见了,但是以往的多条自然河流依然存在,为通州漕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为通州描画了秀美的景观,表述了有趣的河流文化。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