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如果用国民购买力(PDP)测算,总量将会缩减40%。按此标准,中国有三亿多人在国际贫困线(每日消费1美元/人)以下生活着。这也许有些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国富民穷”的现状。 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取向,也表明了国家在此方面的欠缺。但我们的具体政策却常常与此不符,总是把目光瞄准百姓的钱袋,甚至要直接去掏百姓的腰包。比如股市:在牛市过程中,国家大量发行新股,一年圈走的钱比前十年的总和还多,不缺钱也没有重大项目的大公司也扎堆上市;“半夜鸡叫”把印花税提高200%,这都是直接掏钱。现在又要求明年申报股票交易所得(还有房屋交易),虽然没有说利得税的话,但明显是瞄准了一亿多股票账户的腰包。搞笑的是,如果亏损,申报为0。可投资者亏损也是要交印花税的,权利与义务太不“和谐”了吧。这就意味着:熊市亏损无人问,牛市挣钱要申报。好多人连前几年的亏损还没有赚回来,就已经让有关部门眼红了。 中国的马太效应还在扩大(马太福音中说:对富有者应该锦上添花,对贫穷者连其仅有的也要剥夺。)所以,房价一涨再涨还供不应求,而很多人快吃不起肉了。至于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早就被列为“新三座大山”了。当然,“内需不足”也就毫不奇怪了。 国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除了行政成本世界第一以外(内含腐败的比例不会太低),就是搞大型建设项目,用投资拉动GDP。一个项目动辄几千亿元,比全国的教育投入还多。这就可以看出来,各级官员是否把教育当作“第一要务”,当作关系“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大事了。国家应该把更多资金用于教育、医疗,提高国民待遇等方面,才是正确贯彻十七大精神,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官员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也要转移目光,不要老瞄准老百姓的钱袋了。 |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