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

标题: 谈谈临终关怀——32#新增如何探病 [打印本页]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18
标题: 谈谈临终关怀——32#新增如何探病
随着去松堂做志愿者次数的增多,感触也是越来越深。
去松堂已经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念想。当然,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私心,既是通过与死亡的接触,慢慢形成自己的死亡观。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过我人为什么要死,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感觉,遇到灵车的时候大人还要告诉我们应该“呸呸呸”,我想你的经历也类似吧。死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没来的时候尽情享受生活,等来的时候再说。于是我们闭口不谈死亡,不去了解它,想都不愿意想它。可是,它却一直存在着,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甚至我们自己,时时刻刻都在面对它。与其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不如提前做些准备,我们对它的了解越深,恐惧就会越少。而且,知道了濒临死亡的人需要什么,活着的人能给予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以后,等我们处在老、病、死的时候,付出的也会得到回报。
每周去松堂的志愿者们,一直以来在从事一项“崇高”的事业——临终关怀。或许我们对临终关怀的认识不够,了解不深,关怀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是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并以此感到自豪。
于是我打算搜集一些关于临终关怀主题的资料和文章,集中放在这里。愿意与大家就此展开沟通与交流,对“临终关怀”命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寻。

[ 本帖最后由 真水无香 于 06-8-24 12:13 编辑 ]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21
标题: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1临终关怀的兴起
1999年10月12日为世界人口日,全球人口达到60亿,大约5.9亿是60岁以上的人。到2025年,几乎14%的人口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是增长非常快的一个群体。迅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策各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全世界的政府、社区和家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的深刻影响之一是卫生保健。卫生保健产业要为这一老龄化的人口提供必要的资源。例如,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1992年60岁以上老人中重病患者占3%,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加上老年痴呆患者,预计6.3%(12万人)需要照料,其中一部分是临终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80%左右依靠家属照料①,家属面临困难极大,众多垂危老人呼唤临终关怀。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对于临终老年人来说,传统的、机构化的卫生保健形式可能并不是帮助他们和提供爱心的最有效的途径。对于一些临终的人来说,尽管卫生保健系统不断有技术革新,却没有强调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提供尊严。每一个社会对待死亡有其不同的习惯和态度,然而人们一致赞同:临终的人,应该以舒适和尊严的方式度过他们最后的日子。临终关怀正是在人口与文化的变迁中产生了。
    "临终关怀"一词回朔到几百年以前,那时用于描述给虚弱或生病的旅行者以庇护。该词首次在当代意义上使用,表示对濒临死亡的老年患者给予亲切的抚慰、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其安然故去。最早对临终病人的照料是在1967年,在英国伦敦由桑德斯首创的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医院。迄今为止,临终关怀机构一在不少国家得到发展和推广。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23
标题: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2,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1974年,美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建立。1982年,国会颁布法令在医疗保险计划(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计划)中加入临终关怀内容,这为病人提供了享受临终关怀服务的财政支持,同时也为美国临终关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策的变化使得各地立即出现临终关怀浪潮。十多年来,美国的临终关怀服务在处理复合性疼痛和症状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加,服务机构从小的、自愿组织发展到各种正规的非赢利和赢利机构。
    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因素促使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如人口老龄化、人们对有尊严地死亡的关注以及各种机构在临终方面费用的增加。美国的临终关怀产业迅速发展,临终关怀计划数量每年以将近17%的速度递增。如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NHO)在50个州正在运行和计划之中的临终关怀计划超过3100个。仅1998年,美国约有54万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接受了这种服务。由于老年人口(现在有4千万)预计今后30年将翻一番,美国临终关怀病人的数量将会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24
标题: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3,临终关怀的原理
美国的临终关怀的对象是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即通常诊断生命只有6个月或不足6个月的病人。按照规定,临终关怀医院不向病人提供治疗。临终关怀的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事实上,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病人的尊严是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临终关怀强调病人和其家属的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临终照料主要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当病人无法选择家庭照料时,临终关怀照料可以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
    典型的临终关怀照料由一支专业队伍提供,这是一个由注册护士、内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牧师或其他法律顾问组成的跨学科队伍。需要时,照料服务也提供助手、药剂师、身体治疗,语言治疗和培训过的志愿者。病人和其家属接受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服务。病人去世后,亲属和朋友可以接受周年丧葬服务。
    1995年,根据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统计,临终关怀病人中60%的人患有癌症,6%患有与心脏有关的病,4%患有爱滋病,1%患有肾脏病,2%有阿尔采默痴呆症,27%患有其他疾病。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25
标题: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4,美国临终关怀的现状
1)人口学统计
    根据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统计,1998年4月,美国65%的临终关怀医院为非赢利机构,16%为赢利机构,4%为政府组织,15%为不确定类型。从组织结构来看,1998年,大约28%的临终关怀机构是独立法人,59%并不是临终关怀医院(例如医院或家庭保健机构),而是隶属于某一法人的机构,13%不确定。
    1995年,52%的临终关怀病人是男性,48%是女性。男性病人中,71%是65岁以上,17.2%是50~64岁;10%是18~49岁;1%是17岁以下。女性病人中,74%是65岁及以上,16.7是50~64岁;8.6%是18~49岁;1%是17岁以下。
    77%的临终关怀病人死于自己的住宅,19%死于机构,4%的人死于其他地方。在所有接受临终关怀照料计划的病人中,平均存活期为61.5天,即大约为两个月的时间。
    (2)临终关怀的财政状况
    一般说来,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因为它由家庭成员、朋友和志愿者在家庭里向病人提供照料,通常不需要费用高昂的技术。事实上,据国家临终关怀组织估计,90%以上的临终关怀照料小时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的,代替了高额费用的机构照料。1995年的研究显示,用于临终关怀的每1美元医疗保险支出可以节省1.52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节约来源是病人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临终关怀病人比不用临终关怀的人少用了2737美元利益。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这总共节省3192美元。临终关怀节省的费用有些是不明显的,例如,许多享受医疗保险的濒危病人经常很晚才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直到他们死亡的前几周或前几天。
    在美国,临终关怀包含在多数私营卫生保险计划、联邦政府的老年医疗保险计划以及多数国家贫困者卫生援助计划之中。许多临终关怀也接受慈善和志愿形式的捐助和社区支持。
    根据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统计,1995年,医疗保险计划为临终关怀病人支付65.3%的费用,私人保险支付12%,医疗援助计划(Medicaid)支付7.8%,4.2%的贫困病人免付临终关怀费用。
    (3)临终关怀与医疗保险计划
    在美国,多数临终关怀照料由医疗保险提供。1994年,医疗保险从它的大约2000亿中花费12亿用于临终关怀服务。在医疗保险计划中,临终关怀队为医疗保险病人提供完全的个案处理,包括所有的服务与药物和设备。
    当一个病人选择了临终关怀照料,他可以等待医疗保险支付临终状态的所有治疗处理。医疗保险临终关怀福利包括:
    ·护理服务;·内科医师服务;·药物和生物学;·内科,手术,语言治疗;·家庭保健援助和家务服务;·医疗支持和医疗器械;·短期住院病人照料;·医疗社会服务;·精神,饮食和其他咨询;·专业培训的志愿者;·丧葬服务。
    1984年底,仅有 153个医疗保险确定的临终关怀计划运作,而到了1995年,猛增到1857个。根据美国卫生保健财政署估计,从1990财政年到1996年,医疗保险支付以33.1%的平均年增长率增加,临终关怀服务的增长率居各种服务形式增长率之首。
    (4)医疗援助计划
    除了医疗保险计划外,医疗援助是联邦和州共同向贫困者提供卫生保健的计划,接受者需要将其资产提供给临终关怀服务。1999年,美国有43个州以及哥伦比牙地区的医疗援助中包含了临终关怀内容。1993年,医疗援助花费在临终关怀服务上的费用达到1.29亿美元。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26
标题: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5,临终关怀的障碍
在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已经有临终关怀计划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妨碍最大限度地发挥临终关怀效益的障碍。例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大家庭支持的减少使得临终关怀照料对于许多在家中接受照料的个人变得更加困难。
    在美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障碍是谈论死亡的困难。许多个人不愿意承认医生对他们达到临终状态的诊断,他们坚持接受通常被证明是无效的多余治疗。许多家庭成员也对讨论濒死持犹豫态度。国家临终关怀组织在1999年4月发现,4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1/4的人说他们不愿提出与他们的父母死亡有关的问题,甚至如果父亲或母亲已经得了不治之症并且活不到6个月了。尽管社会上有一些人忌讳讨论临终问题,但是研究发现当面临不治之症时美国人很清楚他们希望什么。美国人最主要的倾向是:(1)有一个获得服务的选择;(2)对病人和家属情感的和精神的支持;(3)根据病人的意愿控制疼痛;(4)病人在自己家中或其一个家庭成员的家中死亡的选择。
    在美国,因为临终关怀的条件包含在医疗保险之中,需要由医院来评估一个病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要并通知病人获得临终关怀服务。许多医生在需要通知他们的晚期病人的病情时也很犹豫,因为他们不愿打击病人继续治疗的希望。除此之外,要准确预测一个病人的余寿时间事实上并不容易。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27
标题: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6,美国临终关怀对中国的启示
近几年,临终关怀在我国也开始引起社会的注意。1988年8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死亡的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也相继成立。1988年上海首创了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1992年,北京市招收濒危病人的松堂医院正式成立。十多年来,临终关怀医院在许多城市纷纷涌现,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正在不断发展。
    美国的临终关怀现状是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能从美国的临终关怀中获得许多启示。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在各国是相通的,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同样有对临终关怀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大量涌现,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美国的经验表明,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鉴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会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临终关怀,使濒危老人尽量获得善终的条件,有尊严和安详地告别人生。
    (2)美国的临终关怀医院尽管有不同的类型,但大多数属于非赢利机构,具有明显的福利性。这也是对我国发展临终关怀机构的一个启示:在发展临终关怀机构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多渠道,又要注意其福利性,更多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发展。
    (3)濒危病人需要多方面的服务,临终关怀将家庭成员的工作转移到社会,使照料工作社会化,实质上是将家庭责任转由社会来承担。社会承担离不开经济条件,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国力出发,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不能一哄而起,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当前的工作是:社会需要重新认识帮助面临生命终结的个人有尊严和舒适地死亡,强调家庭成员或照料者对濒死者提供富有爱心的帮助。
    (4)美国的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从而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这一福利。在具体操作中,美国又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既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该制度的享受者收益,又完全从现实的财力出发,将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临终关怀服务健康、有序、持久地运转。
    (5)尽管临终关怀需要社会支付较多的服务费用,但对于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减少大量的甚至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将少数人的高额无效的费用转移到其他多数人有结果的治疗上,医疗保险费用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由此我们认识到,适度发展临终关怀对于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美国的临终关怀发展过程还表明,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推广需要人们在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一是要改变死亡的传统观念。每一个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有所不同。在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中,是无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濒死病人、家属及医生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当死亡来临时,应该面对现实,承认死亡,承认进一步的治疗无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临终关怀才能具体实施。二是要改变使用卫生资源的传统观念。临终关怀一改过去对任何病人无例外一律实施医治的做法,承认医治对某些濒死病人来说是无效的客观现实,通过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料来替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它实质上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临终关怀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31
标题: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关怀从理解死亡开始(转)
死亡是人生的一个终点站,然而并非人人都能理解这个道理。松堂关怀医院曾对3 0 0 0 多例从他们那里离开人世的人进行调查,发现9 3 %的人对死亡没有准备,大部分人害怕死亡,对死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
  能不能理解死亡并接受死亡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不理解死亡甚至害怕死亡的人,
不会平静、愉快地告别人世,而是带着痛苦和恐惧离开人世。更为可惜的是由于担心、恐惧,抗拒死亡,这样反而加速了死亡过程,减少了本该安然享有的生命寿限。据松堂关怀医院对数千例在医院告别人世的人的统计,约有3 0 %的人是因为害怕死亡和对死亡无谓的恐惧、焦虑,反而加速了死亡,提前离开人世。而他们的恐惧完全是一种盲人骑瞎马似的毫无意义的恐惧,是一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林是位6 0 岁的老干部,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到松堂关怀医院时还并发肺部感染。经过用药和精心护理,林的肺部感染慢慢得到控制。然而林非常担心死亡,无论医院的心理大夫和其他医护人员怎样做治疗和思想工作,林总是担心他活不过6 0 岁,怕他比老伴先一步离开人世。他的心灵深处非常眷恋人世,觉得他一旦撒手人寰,不仅家里的老伴和孩子会受拖累,生活无依托,而且他自己也委屈。好不容易才在晚年分上了房子,儿女有了工作,负担减少,正是该安度晚年,享受生活的时候。如今却因疾病而要离开人世,生活实在对他太不公了。由于整日思前想后,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护士给他注射时好几次都因为肌肉紧张而扎不进针。仅仅两周,林就去世了。大夫认为他是因强烈的抑郁焦虑而导致心力衰竭死亡的。如果具备正常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一切,林不会这么快离开人世,至少还可以生存好几年。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产生心理障碍,再由心理障碍转为生理功能障碍,如内分泌失调、心力衰竭以及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统功能的紊乱,最后导致提前死亡。相反,无论对死亡怎样认识,只要是接纳认同死亡、理解死亡,坦然地对待死亡,即使他( 她) 不会延长生命的过程,也会平静舒适地告别人世,不会感到委屈、痛苦。

  8 0 岁的郑是一位居士,来到松堂关怀医院已是胃癌晚期,癌细胞全身扩散。有着佛教信仰的郑对大夫的心理治疗是完全接受的并以她自己的观念坦然接受死亡和理解死亡。她认为,生命是轮回,是一个周而复始的产生与终结。今天的去世就是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因此应当愉快地接受。郑请求医院别给她治疗了,她要求医院帮她请来她的居士朋友、教友,为她助念。在佛教特有的助念仪式中,几十名居士为她念念有辞地助念,伴随着磬、钹、木鱼的缭缭之音,颇为动听。郑似乎忘掉了一切。第二天,松堂医院院长李伟放心不下,走近她问,“郑奶奶,你身上还疼不疼呀? ”郑看看李伟,对李院长摇摇头说,“我不疼了。”第三天,李院长又问,“郑奶奶,你渴不渴呀? ”郑认真地答,“不渴呀! ”“那饿不饿呀? ”李院长又问。郑也答,“不饿呀! ”第四天,郑愉快而舒坦地告别了人世。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33
标题: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减轻恐惧和不安是基本的关怀(转)
尽管可以教育人们理解并接受死亡,但每个人对死亡的担心、恐惧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临终关怀可以通过细微的从生理到心理对患者的帮助,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平静甚至带着微笑离开人世。这是一种基本的关怀。
  除了死亡教育,
怎样才能减轻患者和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呢? 松堂关怀医院的李伟院长和医护人员不断地搜集和了解一些在死亡边缘挣扎过而又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各种救护因素活过来的人的情况,请他们谈经历死亡或将要死亡时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死亡体验”或“濒死体验”,从这里医护人员了解到临终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才能有效地减轻他们的痛苦。李伟了解的3 0 多例“死而复活”的患者概括地描述了人将要死亡时的心理感觉。临死时,他们都感到一种身不由己的痛苦,浑身不适、紧张、哆嗦甚至抽搐,然后他们感到进入了一个很深很长看不到尽头的黑洞,十分恐惧。而有的人则感到他在沿着一个无底深渊下滑、坠落,一种不着边际的失重和眩晕油然而生,恐惧感越来越强烈,他们拼命想抓住什么作为一种本能的求助和依托,可什么也抓不住,找不到。这种状态经过了很长时间后他们才感到飘浮旋转的身体似乎有了依托,黑暗和可怖的声音消失了,身体也慢慢轻松了,感觉人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地方……

  有了这样的了解和认识,松堂关怀医院有了一个规定,无论患者、病人身边有无亲人,在临终的时刻,必须有医护人员握着临终者的手,并且不断地在他( 她)耳畔轻轻地坚定地说别害怕,有我们陪伴着您。这样的关怀是送他们一程,给他们一种支持、依托和依靠。有了这样的依托,患者和病人的恐惧感便会慢慢消失,最后平静地告别人世。在松堂医院走完生命历程的3 0 00 多人都是这样安详地进入“天国”的。

  8 0 岁的冯,全身合并多种病症,肾衰竭、心脏功能不好、褥疮感染,在弥留之际,大夫轮流在她旁边握着她的手,在她耳畔温和地重复着“别害怕,我们陪着你,来,抓住我们的手……”医生原判断冯也就是一两天的生存时间了,可是在这样的心理关怀并结合治疗下,冯的生命进程又持续了3 个月,最后是带着微笑去世的。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34
标题: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满足心底的愿望是最具体的关怀(转)
一个人心底的渴望和最基本的愿望如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无法实现或满足,那就可能会“死不瞑目”。然而如果能满足这样的愿望,那么一个人就会死而无憾。
  从人之常情、人之亲情和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甚至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职业特点去满足他( 她)心底的或最后的愿望,
这就是具体的临终关怀。

  对亲情的渴求是人们最普遍的心理需求,李就是在这种亲情的满足中带着笑容去世的。李有两儿一女,女儿在国外,两个儿子在北京某大学任教。安度晚年的李去国外女儿处小住一段后因水土不服而生病,被送回国内,几经转院后来到松堂医院。并发肺部感染后的李曾一度休克,经抢救缓解,第二周又恶化。弥留之际,老人的小儿子赶来,轻轻地叫爸爸。老人慢慢睁开眼睛,扫视了床前一周,失望地闭上了眼睛,重重地喘息显得烦躁不安。老伴和医护人员明白了,他是未见到大儿子而放心不下。而大儿子正在外地出差。大夫护士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老人在临终前见到大儿子。除了药物,他们明白主要是要依靠唤起老人内心的力量。护士长、护理员和老人的老伴轮流守候着,握着老人的手,不断地抚摸他、安慰他、呼唤他:“别担心,我们都在旁边,都会帮助您。”老人就在这样的护理下、关怀下延续着生命的历程。第二天下午,老人的大儿子赶来了,一声轻轻的“爸爸”,叫醒了老人。老人睁开眼睛,看见了 大儿子,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一个多小时后,老人面带满足的神情去世了。

  满足老人或临终者吃喝的要求更是临终关怀的直接表现。一位9 0 岁的老奶奶身旁无亲属照顾,她口齿不清,向护理员多次表示要吃一种什么东西,护理员听不清楚也弄不明白,弄得老奶奶很是生气。护理员和护士长反复请教一些懂方言的人,才弄清老奶奶想吃家乡手工做的带肉馅的元宵。当老奶奶捧着护理员为她端来热气腾腾的家乡元宵时,老人像孩子一样乐得咯咯地笑了起来。两天后,老人平静地无疾而终。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35
标题: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给予温暖是最真切的关怀(转)
96岁高龄的张婆婆伸到空中的手像寒风中的枯枝,颤抖着。她终于触到护士小曹的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然后安详地走了。
  临终关怀科的护士小曹哭了。一个多月来,
她照顾张婆婆服药打针、翻身擦洗、端屎倒尿,唱婆婆喜欢听的歌。婆婆将一切都托付给她,她怎么能舍得婆婆离去呢?

  但她又必须收拾起悲痛的心情,因为下一个病人还在等着她,她不能用悲哀去安慰、体贴那些即将辞世的病人。这种复杂的感情,广州友好医院老年关怀科的医护人员常常能体会到。

  婆婆在护士怀里安然去世

  24岁的小曹虽是那么年轻,但她对生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小曹认为,作为从事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将临终病人当成亲人”,爱心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巧。不单是医护方面的知识,还得有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及法律等知识。有时,甚至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就是对临终者最大的安慰。

  75岁的欧婆婆患肺病并伴有多种脏器功能衰竭,今年4月病情加重住进老年关怀科,医护人员精心照顾,一次次把她从死神手里抢救过来。欧婆婆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说,自己对有残疾的儿子最不放心,医护人员对婆婆进行耐心的开导,婆婆心情一直都很好。一天,婆婆叫护士抱一抱她,护士就轻轻地把她抱在怀里,婆婆在护士怀里微笑着去世了。这样的照护,对老年关怀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只不过是最常见的工作。

  一般的老年人对死亡都有一种恐惧感,经过漫长的求医问药及治疗,肉体与精神承载着双重痛苦。护士医生们从观念上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从医学上减轻肉体痛苦,尽可能让他们在各方面得到美好感觉。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38
标题: 相关概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临终关怀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从得知生命还有三个月的年轻作家陆幼青选择了利用这三个月的宝贵时间写一本书《死亡日记》,用永久的文字记录下临终前人的心理状态……
  “临终关怀”医学形式的诞生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
医学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已由过去朴实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医学要求发展到从生命的开始到临终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公正的、有效、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从过去单纯的诊断、治疗观点转向从生理学角度去关心人,而不是单纯关心病,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命质量;从心理学角度缓和和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地死去;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在濒死之际受到了社会和亲人的关注。“临终关怀”这一医学形式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医学的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说明人类进一步认识了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因此也可以说,临终关怀全部深刻体现了现代医学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是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临终关怀的观念及设施还不普及,由于传统观念和伦理思想支配,现实情况往往是:对于住院临终即使已处于心跳停止脑死亡的病人,医务人员不能“见死不救”,而必须“千方百计”地挽救生命。而由于医学科技的进步,改变死亡的自然过程和延长死亡时间,已不是一件难事。但由此而来的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经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财务和卫生资源都十分有限的中国,这样的代价和效率,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考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临终关怀的意义

  对于临终患者,专家呼吁,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审慎地使用现代化的医疗服务手段。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慢性病的临终患者,其症状一般都是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A在晚期出现短暂的明显的衰弱阶段,以癌症患者为典型代表;B经历长期的令他们丧失能力的疾病折磨,合并阶段性的病情恶化,并且不知道死亡何时来临,以慢性的器官衰竭为典型代表;C生活不能自理,身体缓慢地衰竭后死亡以老年痴呆为代表等,都应立足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使其安详、平静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终点。医护人员应从精神上安抚病人家属,用适宜的医学手段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与折磨。要使社会公众认识到,保全生命质量比延长没有生存质量的生命更重要,临终关怀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处。

  临终关怀病人的心态

  对于将死去的病人,往往表现出绝望、接受的心态。在临床中发现有的病人知道自己将死去,流出了眼泪、肢体乱动,双手乱抓,似乎要握住什么似的,要交待什么似的,在期待着什么似的。如有的病人已没有什么反应了,可一听说XXX来了,竟缓缓地睁开双眼,用期待的目光搜寻起来。而XXX似乎也读懂了病人眼中的含义,快步上前,拉住病人枯槁 的双手,一边抚摸,一边缓缓地说:别怕,我在这里。在亲人的安抚下,病人似乎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在关怀和爱护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而临床上在此时此刻往往让家属回避,便于抢救,把患者与家人之间最富有人性的死别时刻变成了医务人员单方面的抢救场面,完全侵犯了濒死者的最后尊严。

  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是针对死亡过程中多种问题做出恰当处理,为病人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

  根据临终病人的心态,对于将终末期病人强行将其与亲属隔离是残酷的,他或她多么希望亲人、子女、配偶在身边,给他力量、亲情、慰藉。终末期病人往往出现一种害怕被 人冷漠和抛弃的孤独感,这时病人身边应有亲人陪伴,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要求,让临终的病人微笑着面对死亡。这是对病人的最好的心理支持,病人希望能够在自己最后的时刻见到自己的亲的;否则,如果去世时见不到亲人,会觉得遗憾。所以我认为此时此刻不应让家属回避而应让家属握住病人的手,给以其亲人临终的关怀。而并不是医护人员单方面 的临终关怀。当医学对于绝症末期患者在救治上确实已经无能为力时,如何使患者获得临终的尊严;而当死亡已经明显地不可抵御时,就应该停止这个搏斗,共同来面对死亡。在这种情形下,患者的任务是怎样尊严地渡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医生的任务是为此创造条件:包括肉体上的解除疼痛和心理上的克服恐惧,这就是临终关怀的意义。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39
标题: 临终关怀学的兴起与发展(转)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给人带来生机与活力,临终则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临终状态。因此,如任其自然,对处于临终状态的人,不予以必要的关怀,在他们过世的时候,会有不同程度的痛苦。为此,基于人道主义前提,必须弘扬华夏临终关怀的真谛,开展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的研究。
  临终关怀学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其相关的医学、护理、心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
将医护的专业化及科学化知识互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有着较为独特和宝贵的道德价值。

  临终关怀(hosp1ce )一词,始于中世纪,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述语。当时,是用来做朝圣者或旅客中途休息,重新补足体力的一个中途驿站,现引申其义,用来指一套组织化的医护方案,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路途最后一站的人,这个方案的重点是着重于对死亡前病人的疼痛的控制及死亡后家属情绪的支持,抱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去了解那些病人及家属在最后相处的几个月中,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给临终关怀下一个定义,就是指一种照护方案与医生或社会中的巡回医护互相配合,为垂死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照顾,以及病人死亡后对家属的心理辅导。追朔早在公元前柏拉图在其《共和国》一书中,就提到家庭对于一个贫苦的个人所能产生的安慰与支持。比利时在中世纪时代某个社区就已设立了“温暖之家”。在一世纪之前,欧洲也有了少数的临终关怀组织,做为垂死病人之家。不论从哪一点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间,西方社会绝大部分的中等之家及经济不算富裕的家庭,在其家人病危临终时,都多多少少必须部分依赖的公共救助机构,诸如养老院、精神病院等。但是,这些机构由于制度不够健全,往往忽略了病人临终前的各种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临终关怀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存在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临终关怀刚开始的时候,是以一种“理念肯定”的形式,由全美80个城市联合起来,极力向大众推展而来,这些热心的提倡者,希望能够建立一套特殊的安养方案,去帮助那些垂死的病人得以善终最后的人生岁月,不论病人病逝于何处,临终关怀所提供的照顾,都希望在病人垂死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得以免于肉体的痛苦及心理恐惧。这是一个具有崇高目标的理想,需要社会大众共同的努力与支持。不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宗教背景、医院体制及对死亡的看法有何差异,都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全人类都一致希望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临终关怀是一个服务的观念,是一种为濒死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以发挥临终关怀的理想和目标为其最终目的。概括起来说,是同即将死亡的病人分担人生的旅程。临终关怀组织的设立正是以这个前提来照顾临终病人,使他们能够在剩余无几的生命岁月中,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人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临终阶段。科学已经表明人的临终阶段具有特殊的发展规律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临终关怀学作为一门探讨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社会实践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方法密切相关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的兴起与发展,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环境认识的提高,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而自然提出的需求。正因为临终是人的生命必须的发展阶段,而且临终关怀在于让濒死者安祥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同时,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支持,以使他们的健康处于适应状态,送走亲人,做好善后。因此说,临终关怀的实践和发展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都息息相关。在我国临终关怀学不仅仅是一个新学科,而且对于广大民众来讲,还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几千年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当代临终关怀所体现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美好的道德信念,都能在我们的优秀文化潮流中,追踪其渊源。因此,科学的临终关怀在我国一经出现就得到各方学者的关注与支持,学者们一致表示为创立崭新的中国式的临终关怀学科而努力作出贡献。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41
标题: 临终关怀中的伦理问题(转)
1993年香港临终关怀医院—南郎医院定义道: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其家属进行的全人护理程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及家属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它是由多学科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提供的。可见,临终关怀包含的主要观念无非是以下5个方面,让我们从这5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发展临终关怀事业使我们护士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尊重生命

  对于护士来说,
这一点似乎是我们做好这个职业的基础,应不会存在问题,因为护士就是怀着一颗热爱生命的天使之心救死扶伤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尊重生命。我们顽固地用高科技的呼吸机、起搏器等强拉硬拽着的生命是否值得尊重呢?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地拒绝死亡呢?这是我们实实在在面临的伦理彷徨。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顾海兵先生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人生观而没有人死观;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是伟大的。”所以,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式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护士作为医务人员的一分子,长期以来一直在为救死扶伤辛勤奉献着,一直习惯于和医生合作把病人从疾病中拯救出来。而突然间出现“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不啻是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可能会导致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虽然说在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护理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主导性,但是突然把护理的地位提高到主导地位,护士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给护士的理论知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而现今的医院又缺乏临床的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无能为力的困难时,投助无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深对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能独立有效地运用于临终病人的全心身护理上。

  注重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基本要素, 对生命质量进行医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出,无疑反映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但遗憾的是,对于生命质量,不同的健康保健人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而临终关怀又是多学科健康保健人员共同来进行的,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产生对病人生命质量各自不同的评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leinpell(1991)对生命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主要特征。但因其涉及到个人的生理、个性、人际关系、社会、心灵等诸多方面因素,因此要全面地评判病人的生命质量,护士必须收集除疾病本身以外的大量资料,这将使护士的工作范围扩大到一个不可能的境地。所以,要使生命质量由理论走向实践,则需要合理地缩小评价范围,使它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同时,另一个难点则是:当生命质量的概念作为规范在临床上运用时,必须有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工具来测量病人的生命质量,要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一系列的问题,对生命质量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有待于以后通过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再者,对于临终病人,其生命质量相对很低,根据David Hume的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根本没有必要把宝贵的资源花费在毫无恢复希望的临终病人身上。在现今医疗保健资源相对不足的形势下,这种伦理观念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这一概念和现今的研究热点“安乐死”有某些不同。不论是主动安乐死还是被动安乐死,都有加速死亡的倾向。而临终关怀却提出不延缓、不加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伦理问题。但亦有学者认为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仅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

  协助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去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是临终关怀的结果,但不是终点。古语曰:死者何辜,生者何堪?对所爱的人的死去,我们由震惊而哀恸、绝望,对已故者的感觉由悲转怒,进而出现抑郁等强烈过度的哀伤。在中国现今缺乏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下,丧亲辅导的任务就落到了护士身上。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单纯注重护士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有爱心、同情心,却忽略了对“抚慰”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当你面对悲痛欲绝的家属时,仅仅有同情心是同样无能为力的。由此看来,丧亲抚导的课程培训是势在必行的。

  综上所述,可见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用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来共勉吧:“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43
标题: 医疗保险与临终关怀
“老有所医”不但是一种物质需求,也是一种道义需求甚至精神需求。在一定人群中,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是人的一生中最多的时期。据粗略统计,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用是在职职工的2倍以上。从退休人员自身来说,能否享受到全面的医疗照顾是领取到养老金之后的最大担忧;从制度本身来说,退休人员能否享受到较好的医疗保险,影响到整个医疗保险制度能否成功运行;从社会效果来说,则影响到人们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信心。
  一般来说,
世界各国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险都给予各种优惠,如新加坡的个人账户储蓄制、美国的对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照顾制度”(在职人员医疗保险则由商业保险公司运做),都体现了对老年人的特别关注和照顾。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同样给了退休人员照顾和优惠,这具体体现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98】44号)文件中。在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上,在个人缴费上,在个人负担比例上都体现了照顾和优惠退休人员原则。

  在医疗保险制度之外,还有大量的相关学科和工作,临终关怀就是如此。它看似与医疗保险制度关系不大,但是它与医疗保险基金的盈亏甚至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都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现阶段的我国。因此,在医疗保险改革中,对这个问题予以必要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现代“临终关怀”由桑德斯(Saund e rs)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于英国。在多年的护士工作实践中,她看到人们对濒死病人未能得到充分周到的照顾和心理安慰而感到不安。出于一种崇高的慈爱之心和道德情感,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临终关怀事业中,成立了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机构。

  “临终关怀”这一医学形式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医学的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说明人类进一步认识了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医学已由过去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已由过去朴实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医学要求发展到从生命的开始到临终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公正的、有效的、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从过去单纯的诊断、治疗观点转向从生理学角度关心人(而不是单纯关心“病”),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命质量;从心理学角度缓和和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地死去;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在濒死之际受到了社会和亲人的关注。

  这些就是临终关怀的要义,因此也可以说,临终关怀全部深刻体现了现代医学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是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

  但是,由于临终关怀的观念及设施还不普及,由于传统观念和伦理思想支配,现实情况往往是,对于住院临终,即使已处于心跳停止、脑死亡的病人,医务人员不能“见死不救”,而必须“千方百计”地挽救生命。而由于医学科技的进步,改变死亡的自然过程和延长死亡时间,已不是一件难事。但由此而来的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经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财力和卫生资源都十分有限的中国,这样的代价和效率,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考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对1996年北京4家医院的76份死亡病例调查统计,例均费用为45800多元,总计348万多元,是当年一般职工年医疗费用支出的几百倍。这些数字表明,许多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对患者实施的“抢救”实际上是对患者家属的一种“安慰”,对医院却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来源”,而最终是对医疗资源的“无谓消耗”和“无度浪费”。

  为此,专家呼吁,对于临终患者,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审慎地使用现代化的医疗服务手段。立足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使其安详、平静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终点。医护人员应从精神上安抚病人、家属,用适宜的医学手段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与折磨。要使社会公众认识到,保全生命质量比延长没有生存质量的生命更重要,临终关怀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处。

  当然,更进一步说,由临终关怀到安乐死,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移风易俗,改变传统观念,并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几百年前,民族英雄文天祥就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感叹;然而,几百年后的今天的事实表明,虽然人类世世代代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故事”,但是在现实社会,要理性地、科学地认识生与死,还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我们研究医疗保险,关注老年问题,就必然要关注“生与死”这个大问题,虽然我们还远未找到结论和答案。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45
标题: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转)
在一家我所知道的临终关怀医院里,一位近七十岁的女士,名叫艾蜜莉,罹患乳癌已经到了生命终点。她的女儿每天都会来探望她,两人的关系似乎很好。但当她的女儿离开之后,她几乎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坐着哭。不久我才知道个中原委,因为她的女儿完全不肯接受她的死是不可避免的,总是鼓励母亲“往积极方面想”,希望能藉此治好癌症。结果,艾蜜莉必须把她的想法、深度恐惧、痛苦和忧伤闷在心里,没有人可以分担,没有人可以帮助她探讨这些问题,更没有人可以帮助她了解生命,帮助她发现死亡的治疗意义。
  生命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与别人建立无忧无虑而真心的沟通,其中又以与临终者的沟通最为重要。艾蜜莉的例子正是如此。

  临终者常常会感到拘谨和不安,当你第一次探视他时,他不知道你的用意何在。因此,探视临终者请尽量保持自然轻松,泰然自若。临终者常常不说出他们心里真正的意思,亲近他们的人也常常不知道该说或做些什么,也很难发现他想说什么,或甚至隐藏些什么。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因此,要紧的是,用最简单而自然的方式,缓和任何紧张的气氛。

  一旦建立起信赖和信心,气氛就会变得轻松,也就会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他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恐惧和情绪。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或好好地面对死亡。而你必须给他完全的自由,让他充分说出他想说的话。 当临终者开始述说他最私密的感觉时,不要打断、否认或缩短他正在说的话。末期病人或临终者正处于生命最脆弱的阶段,你需要发挥你的技巧、敏感、温暖和慈悲,让他把心思完全透露出来。学习倾听,学习静静地接受:一种开放、安详的宁静,让他感到已经被接受。尽量保持放松自在,陪着你临终的朋友或亲戚坐下来。把这件事当作是最重要或最可爱的事情。 我发现在生命的所有严重情况里,有两件事最有用:利用常识和幽默感。幽默有惊人的力量,可以缓和气氛,帮助大家了解死亡的过程是自然而共通的事实,打破过分严肃和紧张的气氛。因此,尽可能熟练和温柔地运用幽默。

  我也从个人经验中发现,不要用太个人化的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当你最料想不到的时候,临终者会把你当作愤怒和责备的对象。诚如精神医师库布勒罗斯所说的:“愤怒和责备可以来自四面八方,并随时随意投射到环境去。”不要认为这些愤怒是真的对着你:只要想想这些都是由于临终者的恐惧和悲伤,你就不会做出可能伤害你们关系的举动。

  有时候你难免会忍不住要向临终者传教,或把你自己的修行方式告诉他。但是,请你绝对避免这样做,尤其当你怀疑这可能不是临终者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希望被别人的信仰所“拯救”。记住你的工作不是要任何人改变信仰,而是要帮助眼前的人接触他自己的力量、信心、信仰和精神。当然,如果那个人确实对修行能够开放,也确实想知道你对修行的看法,就不要保留。

  不要对自己期望太大,也不要期望你的帮助会在临终者身上产生神奇的效果或“拯救”他,否则你必然会失望。人们是以自己的方式过活,怎么活就怎么死。为了建立真正的沟通,你必须努力以他自己的生活、性格、背景和历史看待那个人,并毫无保留地接受他。如果你的帮助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临终者也没有反应,不要泄气,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关怀会产生什么影响。 表达无条件的爱

  临终者最需要的是别人对他表达无条件的爱,越多越好。不要以为你必须是某方面的专家才办得到。保持自然,保持你平常的样子,做一个真正的朋友,如此,临终者将肯定你是真的关怀他,你是单纯而平等地跟他沟通。

  我曾说过:“对临终者表达无条件的爱。”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绝非易事。也许我们跟那个人有很长的痛苦历史,也许我们会对过去对他所做的事感到愧疚,也许会对过去他对我们所做的事感到愤怒和厌恶。 因此,我建议两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帮助你打从内心对临终者产生爱。我和那些照顾临终者的学生们都发现这个方法很管用。第一,看着你眼前的临终者,想象他跟你完全一样,有相同的需要,有相同的离苦得乐的基本欲望,有相同的寂寞,对于陌生世界有相同的恐惧,有相同的隐密伤心处,有相同的说不出的无助感。你将发现,如果你确实做到这一点,你的心将对那个人开放,爱会在你们两人之间呈现。

  第二种方法,我发现这种方法更有效,就是把你自己直接放在临终者的立场上。想象躺在床上的人就是你,正在面临死亡;想象你痛苦而孤独地躺在那儿。然后,认真地问自己,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希望眼前的朋友给你什么? 如果你做了这两种修习,你就发现临终者所要的正是你最想要的:被真正地爱和接受。

  我也常常发现,病得很严重的人,期待被别人触摸,期待被看成活人而非病人。只要触摸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轻轻替他按摩或把他抱在怀里,或以相同的律动轻轻地与他一起呼吸,就可以给他极大的安慰。身体有它自己表达爱心的语言;使用它,不要怕,你可以带给临终者安慰和舒适。

  我们常常忘记临终者正在丧失他的一切:他的房子,他的工作,他的亲情,他的身体,他的心。我们在生命里可能经验到的一切损失,当我们死亡时,全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临终者怎么可能不会有时悲伤,有时痛苦,有时愤怒呢?库布勒罗斯医师认为接受死亡的过程有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失望、接受。当然,不见得所有人都会经过这五个阶段,或依照这个次序;对有些人来说,接受之路可能非常漫长而棘手;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完全达不到接受的阶段。我们的文化环境,不太教育人们了解自己的思想、情绪和经验,许多面临死亡及其最后挑战 的人,发现他们被自己的无知欺骗了,感到挫折和愤怒,尤其当没有人想了解他们衷心的需要时。英国临终关怀先驱西斯里·桑德斯 (Cicely Saunders)说:“我曾经问过一位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的人,他最想从照顾他的人身上得到什么,他说‘希望他们看起来像了解我的样子。’的确,完全了解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从未忘记他并不要求成功,只希望有人愿意试着了解他。”

  重要的是,我们要愿意去尝试,而我们也要再三向他肯定,不论他感觉如何,不论他有什么挫折和愤怒,这都是正常的。迈向死亡将带出许多被压抑的情绪:忧伤、麻木、罪恶感,甚至嫉妒那些身体仍然健康的人。当临终者的这些情绪生起时,帮助他不要压抑。当痛苦和悲伤的波浪爆破时,要与他们共同承担;接受、时间和耐心的了解,会让情绪慢慢退去,会让临终者回到真正属于他们的庄严、宁静和理智。不要搬弄学问,不要老是想寻找高深的话说。不必“做”或说什么就可以改善情况,只要陪着临终者就够了。如果你感觉相当焦虑和恐惧,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对临终者老实地承认,寻求他的帮助。这种坦白会把你和临终者拉得更近,有助于打开一个比较自由的沟通。有时候临终者远比我们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引出他们的智慧,让他们说出他们所知道的。西斯里·桑德斯要求我们要提醒自己,当我们和临终者在一起时,我们并不是唯一的给予者。“所有照顾临终者的人迟早都会知道,他们收到的比他们给予的还要多,因为他们会碰到许 多忍耐、勇气和幽默。我们需要这么说……”告诉临终者我们知道他们有勇气,常常可以启发他们。

  我发现,有件事对我很受用,那就是:面对奄奄一息的人时,永远要记得他总是有某些地方是天生善良的。不管他有什么愤怒或情绪,不管他多么令你惊吓或恐慌,注意他内在的善良,可以让你控制自己而更能帮助他。正如你在跟好朋友吵架时,你不会忘记他的优点,对待临终者也要如此;不管有什么情绪产生,不要以此判断他们。你这样的承担,可以解放临终者,让他得到应有的自由。请以临终者曾经有过的开放、可爱和大方对待他们。

  在比较深的精神层次里,不论临终者是否晓得,记得他们也有佛性和完全觉悟的潜能,这种想法对我的帮助很大。当临终者更接近死亡时,从许多方面来说,开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他们值得更多的关怀和尊敬。

  说真话

  人们常问我:“应该告诉临终者他正在接近死亡吗?”我总是回答:“应该,告诉时要尽可能安静、仁慈、敏感和善巧。”从我多年探视病人和临终者的经验中,我同意库布勒罗斯医师的观察:“大部分的病人都知道他们即将去世。他们从亲戚的泪水、家人紧绷着的脸,意识到他们已日薄西山。” 我常发现,人们直觉上都知道他们已经为时不多,却依赖别人(医师或亲人)来告诉他们。如果家人不告诉他们的话,临终者也许会认为那是因为家人无法面对那个消息。然后,临终者也不会提起这个主题。这种缺乏坦诚的状况,只会使他感到更孤独、更焦虑。我相信告诉病人实情是很重要的,至少他有权利知道。如果临终者没有被告知实情,他们怎能为自己的死做准备呢?他们怎能将生命中的种种关系做真正的结束呢?他们怎能帮助那些遗眷在他去世后继续活下去呢?

  从一个修行人的观点来看,我相信临终是人们接受他们一生的大好机会;我看过许多的个人藉着这个机会,以最有启示性的方式改变自己,也更接近自己最深层的真理。因此,如果我们能掌握机会,尽早仁慈而敏感地告诉临终者,他们正在步向死亡,我们就是确实在给他们机会提早准备,以便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人生的意义。

  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这是我从布里吉修女(Sister Brigid)那儿听来的,她是在爱尔兰临终关怀医院工作的天主教护士。六十来岁的莫菲先生和他太太,接到医生告知他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第二天,莫菲太太到医院探视他时,两人谈着,哭了一整天。布里吉修女看到这对老夫妻边谈边哭泣,前后有三天之久,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介入。不过,又隔一天,两位老人突然间变得很放松而安详,彼此温馨地握着对方的手。

  布里吉修女在通道上拦住莫菲太太,问她到底发生什么事,使得他们产生这么大的改变。莫菲太太说,当他们获知莫菲即将远离人间时,就回忆过去相处的岁月,想起许多往事。他们已经结婚近四十年,一谈到他们再也不能一起做事时,自然觉得悲伤。于是莫菲先生写了遗嘱和给成年儿女的遗书。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为实在很难放下,但他还是做了,因为莫菲先生想好好地结束生命。

  布里吉修女告诉我说,莫菲先生又活了三个星期,夫妻两人安详宁静,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和充满爱心的感觉。即使在她丈夫过世后,莫菲太太还是继续探视医院里的病人,鼓舞那儿的每一个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了解到及早告诉人们他们即将过世,这是很重要的;同时,坦诚面对死亡的痛苦,也有很大的好处。莫菲夫妇知道他们将丧失很多东西,但在共同面对这些损失和悲痛之后,发现他们不会丧失他们之间永存的夫妻之爱。

  临终的恐惧

  我确信莫菲太太在过程中,由于面对她自己对于临终的恐惧,才能帮助她丈夫。除非你承认临终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多么扰乱你,让你自己产生多么不舒服的恐惧,你就不能去帮助他们。处理临终的事,就像面对一面明亮而残酷的镜子,把你自己的实相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来。你看到自己极端痛苦和恐惧的脸。如果你不能注视并接受你自己痛苦和恐惧的脸,你怎能忍受在你面前的那个人呢?当你想帮助临终的人时,你必须检查自己的每一个反应,因为你的反应将反映在临终者身上,大大影响到你是在帮助或伤害他。

  在你迈向成熟的旅程上,坦诚正视自己的恐惧,也将对你有所帮助。我认为,加速自己成长的方法,莫过于照顾临终者,因为他让你对于死亡做一个深度的观照和反省。当你在照顾临终者时,你会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学习帮助临终者,就是开始对自己的临终不畏惧和负责任,并在自己身上发起不曾觉察的大慈悲心。

  觉察到自己对于临终的恐惧,非常有助于你觉察临终者的恐惧。请深入想象临终者可能会有的情况:恐惧愈来愈增强而无法控制的痛,恐惧受苦,恐惧尊严荡然无存,恐惧要依赖别人,恐惧这辈子所过的生活毫无意义,恐惧离开所爱的人,恐惧失去控制,恐惧失去别人的尊敬;也许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对于恐惧本身的恐惧,愈逃避,它就变得愈强大。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2 12:47
标题: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转)二
通常当你感到恐惧时,
你会感到孤独寂寞。但是当有人陪着你谈他的恐惧时,你就会了解恐惧原来是普遍的现象,个人的痛苦就会因而消失。你的恐惧被带回到人类普遍的脉络里。然后,你就能够比过去更积极、更具启发性、更慈悲地来了解和处理恐惧。

  当你成长到足以面对并接受自己的恐惧时,你将对于面前的人的恐惧更敏感,你也会发展出智慧来帮助人,把他的恐惧坦白表达出来,面对它,并善巧地驱除。你会发现,面对自己的恐惧,不仅可以让你变得比较慈悲、勇敢和聪明,还可以让你变得比较善巧;那种善巧将使你懂得运用许多方法,来帮助临终者了解和面对自己。   我们最容易驱除的恐惧就是担心在死亡过程中会有舒缓不了的痛苦。我认为世上的每一个人目前都可以不需要有这种恐惧了。肉体的痛苦必须被减到最少;毕竟死亡的痛苦已经够多了。伦敦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医院是我很熟悉的一家医院,我的几位学生就是在那儿过世的。那家医院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只要给予正确的照顾,百分之九十八的病人都可以死得安详。临终关怀运动已经发展出各种以合成药物控制痛苦的方法,而不只是使用麻醉剂。佛教上师强调临终时要意识清醒,心要尽可能清明、无挂碍和宁静。达到这个状态的首要条件,就是控制痛苦而不是遮蔽临终 者的意识。目前这是可以办到的事:在最紧要的时刻里,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获得这个简单的帮助。

  未完成的事

  临终者经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焦虑。上师告诉我们必须安详地死,“没有攀缘、渴望和执著”。如果我们不能清理一生未完成的事就不可能全然地放下。有时候你会发现,人们紧紧抓住生命,害怕放下去世,因为他们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能释怀。当一个人去世时还怀着罪恶感或对别人有恶意,那些尚存者就会受到更多的痛苦。

  有时候人们会问我:“治疗过去的痛苦不是太晚了吗?我和我临终的亲友之间这么多的痛苦经验,还可能愈合吗?”我的信念和经验告诉我,绝不会太晚;即使经过巨大的痛苦和虐待,人们仍然可以发现彼此宽恕的方法。死亡的时刻有它的庄严、肃穆和结局,比较能够让人接受和准备宽恕,这是他们从前不能忍受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尾端,一生的错误还是可以挽回的。

  我和那些照顾临终者的学生发现,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完成未了的事。这个方法取材自佛教的“施受法”(Tonglen,意为给予和接受)和西方的“完形治疗(Gestalt,译注:完形心理治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法,可以帮助人处理未完成的心事。)完形治疗是克莉斯汀·龙雅葛(Christine Longaker)设计的,克莉斯汀是我最早期的学生,在她的丈夫死于白血病之后,进入临终关怀的研究领域。未完成的事往往是沟通受阻的结果;当我们受伤之后,常常会处处防卫自己,总是以自己的立场争辩,拒绝去了解别人的观点。这不但毫无帮助,还冻结了任何可能的交流。因此,在你做这种修习时,必须把所有的负面思想和感觉都提出来,然后尝试了解、处理和解决,最后是放下。

  现在,观想眼前这个令你感到棘手的人。在你的心眼里,看到他如同往昔一般。想象现在真有改变发生了。他变得比较愿意接受和听你要说的话了,也比较愿意诚恳地解决你们两人之间的问题。清晰地观想他是在这种崭新的开放状态中,这会帮助你对他比较开放。然后在心中真正感觉最需要向他说的话是什么,告诉他问题在哪里,告诉他你的一切感觉、你的困难、你的伤害、你的遗憾;告诉他过去你觉得不方便、不适合说的话。

  现在拿一张纸,写下所有你想说的话。写完之后,再写下他可能回答你的话。不要想他习惯会说的话;记住,就像你所观想的,现在,他真的已经听到你说的话了,也比较开放了。因此,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同时在你的心里,也允许他完全表达他的问题。

  想想是否还有其他你想对他说的话,任何你一直保留或从未表达的旧创伤或遗憾。同样的,写完你的感觉之后,就写下他的反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继续这种对话,直到你确实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好保留的话为止。

  准备结束对话时,深深问你自己,是否现在可以全心放下过去的事,是否满意这种纸上对谈所给你的智慧和治疗,而让你原谅他,或者他原谅你。当你觉得你已经完成了这件事,记住要表达你可能一直保留不说的爱或感激,然后说再见。观想他现在离开了;即使你必须放下他,记住你在心里永远能够保留他的爱,以及过去最美好的回忆。

  为了让过去的困难更清楚地和解,找一位朋友,把你的纸上对谈念给他听,或者自己在家里大声地念。当你大声读完这些对话之后,你将惊讶地注意到自己的改变,仿佛已经实际和对方沟通过,也和他一起实际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然后,你将发现更容易放下,更容易和对方直接讨论你的困难。当你已经确实放下后,你和他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转变,长久以来的紧张关系往往从此溶化。有时候,更惊人的,你们甚至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千万不要忘记西藏著名的宗喀巴(Tsongkhapa)大师曾经说过:“朋友会变成敌人,敌人也会变成朋友。”

  道别

  你必须学会放下的,不只是紧张关系而已,还有临终者。如果你攀缘着临终者,你会带给他一大堆不必要的头痛,让他很难放下和安详地去世。

  有时候,临终者会比医生所预计的多活几个月或几个星期,经验到深刻的肉体痛苦。龙雅葛发现,这样的人要放下而安详地去世,必须从他所爱的人听到两个明确的口头保证。第一,允许他去世。第二,保证在他死后,他会过得很好,没有必要为他担心。

  当人们问我如何允许某人去世,我就会告诉他们,想象坐在他们所爱的人床边,以最深切、最诚恳的柔和语气说:“我就在这里陪你,我爱你。你将要过世,死亡是正常的事。我希望你可以留下来陪我,但我不要你再受更多苦。我们相处的日子已经够了,我将会永远珍惜。现在请不要再执著生命,放下,我完全诚恳地允许你去世。你并不孤独,现在乃至永远。你拥有我全部的爱。”

  一位在临终关怀医院工作的学生,告诉我有一位年老的苏格兰妇女玛琪,在她的丈夫昏迷不省人事几近死亡时,来到医院。玛琪伤心欲绝,因为她从来没有把她对丈夫的爱说出来,也没有机会道别,她觉得太迟了,医院的工作者鼓励她说,虽然病人看起来没有反应,但他可能还可以听到她说话。我的学生读过文章提到,许多人虽然丧失意识,但事实上知觉作用仍然存在。她鼓励玛琪花些时间陪丈夫,告诉他心里头想说的话。玛琪没有想过要这么做,但还是接受建议,告诉丈夫过去相处的一切美好回忆,她多么想他,多么爱他。最后,她对丈夫说了一声再见:“没有你, 我会很难过,但我不想看到你继续受苦,因此你应该放下了。”一说完这句话,她的丈夫发出一声长叹,安详地过世。

  不仅是临终者本人,还有他的家人,都应该学习如何放下。临终关怀运动的一项成就是:帮助全家人面对悲痛和对于未来的不安全感。有些家庭拒绝他们亲爱的人离开,认为这么做是一种背叛的行为,或是一种不爱他们的象征。龙雅葛劝这些家人想象他们是在临终者的位置上;“想象你就站在一艘即将启航的邮轮甲板上。回头看岸上,发现你所有的亲友都在向你挥手再见;船已经离岸了,你除了离开之外,别无选择。你希望你亲爱的人如何向你说再见呢?在你的旅程中,怎样才能对你帮助最大呢?” 像这样简单的想象,对于每一个家人在克服说再见的悲痛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时候人们问我:“我应该怎样对我的小孩提及亲人的死亡呢?”我告诉他们必须敏感,但要说真话。不要让小孩认为死亡是奇怪或可怖的事。让小孩尽量参与临终者的生活,诚实地回答他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小孩天真无邪,能够替死亡的痛苦带来甜蜜、轻松,甚至是幽默。鼓励小孩为临终者祈祷,让他觉得他能提供实际的帮助。在死亡发生之后,记住要给小孩特别的关怀和感情。 走向安详的死亡

  当我回忆起在西藏所见过的死亡时,对于许多人都是死在宁静和谐的环境中,感受很深。这种环境常常是西方所欠缺的,但我最近二十年的亲身经验显示,只要有想象力,还是可以创造的。我觉得,在可能的情况下,人们应该死在家里,因为家是大多数人觉得最舒服的地方。佛教上师们所鼓吹的安详死亡,在熟悉的环境里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如果有人必须死在医院里,身为死者所挚爱的你们,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把死亡变成简单而有启示性的事。带来盆栽、花、照片、家人亲友的相片、儿子和孙子的图画、匣式放声机和音乐带,还有,可能的话,家里煮来的饭菜。你甚至可以要求医院让小孩来探视,或让亲友在病房过夜。 如果临终者是佛教徒或其他宗教的信徒,朋友们可以在房间内摆设小神龛,供奉圣像。我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名叫雷纳,他是在慕尼黑一家医院的单人病房过世的。朋友们为他在房间内摆设小佛堂,供奉他上师的照片。我看过之后非常感动,我了解这种气氛对他的帮助有多大。中阴教法告诉我们,在一个人临终时,要为他摆设佛龛和供品。看到雷纳的恭敬和心灵的宁静,让我了解到这种做法的力量有多大,能够启示人们把死亡变成一种神圣的过程。

  当一个人已经很接近死亡时,我建议你要求医院人员少去干扰他,同时不要再做检验。常常有人问我对于死在加护病房的看法。我必须说,在加护病房中,很难安详地死去,而且无法在临终时刻做任何修行。因为在此处,临终者完全没有隐私可言:监测器接在他身上,当他停止呼吸或心跳时,医护人员就会用人工心肺复苏器来急救。死亡之后,也没有机会像上师们所开示的让身体一段时间不受干扰。

  如果能够的话,应该告诉医师在病人回天乏术时,得到临终者的同意,把他安排到单人病房去,拿掉所有的监测器。确定医护人员了解和尊重临终者的意愿,尤其是他不想被用复苏器急救的话;也要确定在人死后不要让医护人员去干扰,越久越好。当然,在现代医院里不可能像西藏风俗一般,不动遗体三天,但应该尽可能给予死者宁静和安详,以便帮助他们开始死亡之后的旅程。

  当一个人确实已经到了临终的最后阶段时,你也要确定停止一切注射和侵犯性的治疗。这些会引起愤怒、刺激和痛苦,因为诚如我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的,让临终者的心在死前尽可能保持宁静,是绝对重要的。

  大多数人都是在昏迷状况下去世的。我们从濒死经验学到一个事实:昏迷者和临终病人对于周遭事物的觉察,可能比我们所了解的来得敏锐。许多有濒死经验的人提到神识离开肉体的经验,能够详细描述周遭的事物,甚至知道其他病房的情形。这清楚显示,不断积极地对临终者或昏迷者讲话有多么重要。要对临终者表达明确、积极、温馨的关怀,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死后。

  我寄望于这本书的是,让全世界的医师能够非常认真地允许临终者在宁静和安详中去世。我要呼吁医界人士以他们的善意,设法让非常艰苦的死亡过程尽可能变得容易、无痛苦、安详。安详的去世,确实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可能还比投票权或公平权来得重要;所有宗教传统都告诉我们,临终者的精神未来和福祉大大地倚赖这种权利。

  没有哪一种布施会大过于帮助一个人好好地死亡。
作者: 枫悠悠    时间: 06-8-22 18:57
谢谢LZ
谈到临终关怀,总会特别的伤感
这不是悲观,只是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走在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上是什么感受
也许可以现在试着去了解
生与死,是个永恒的话题……  

作者: 枫悠悠    时间: 06-8-22 19:43
想起深受感动的一部电影——《生命因爱动听》
本来名字已经不记得了,查了好久才查到的
但是内容却是过目不忘……
是根据一对在美留学的情侣真人真事改编的

女主角Tracy(陈松龄饰)在一家专门收留绝症病人的医院作社工,医院里绝望的病人让她的工作困难重重,乐观善良的她决心要帮助这里的人们。

但是不久Tracy就被诊断出患了绝症,第一次发现距离死亡如此之近,对幸福未来的憧憬与面临死亡的绝望让她不知所措。丈夫不离不弃的爱使Tracy在死亡面前,能够鼓起勇气,她开始迅速成长。

从此她的乐观与自信,影响着自己,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临终医院的人们带来帮助与关怀,使人们拥有爱的温暖,并跟随着Tracy,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 本帖最后由 枫悠悠 于 06-8-22 19:51 编辑 ]

101881_shenmingdatu.jpg (20.15 KB, 下载次数: 43)

101881_shenmingdatu.jpg

20061279022.jpg (57.88 KB, 下载次数: 44)

20061279022.jpg

作者: 枫悠悠    时间: 06-8-22 20:02
有时间的话不妨看一看这部电影
感动……

其中有一句台词我特别喜欢
好像是这么说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想找到天使。而我就见过一次,原来天使是没有翅膀的,也没有身穿白袍,身上还满布伤痕。天使会不知不觉间在你的身边出现,也会在你最舍不得她的时候离开。终于明白,原来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成为祝福人的天使,延续她的使命!”

作者: 喝点脸就红    时间: 06-8-22 23:23
好贴子,我们做的还很少
作者: 晚晴    时间: 06-8-22 23:43
很好的帖子,我得慢慢看
作者: 多彩幻象    时间: 06-8-23 0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黑狗熊    时间: 06-8-23 10:23
真水是有心人啊!!!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3 12:01
原帖由 枫悠悠 于 06-8-22 18:57 发表
谢谢LZ
谈到临终关怀,总会特别的伤感
这不是悲观,只是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走在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上是什么感受
也许可以现在试着去了解
生与死,是个永恒的话题……  

说得真好,既然是永恒的话题,就从试着去了解开始吧~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3 12:07
谢谢楼上几位的鼓励,我还会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作者: hongyu    时间: 06-8-23 14:15
真是不错,收藏起来慢慢看,谢谢真水!
作者: 月影    时间: 06-8-23 14:45
弄这么老长 看都要看半天 不用上班啊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1:53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有生必定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凡人皆好生恶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而面对死亡时又往往过度沈溺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以致忽略了要去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因此,如何使病人在临终时获得良好的身心照顾与关怀,这是死亡的尊严,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

根据佛经记载,人在临终的一刻,关系着未来能否顺利往生,是上升下堕的关键时刻,至为重要。但是,一般人遇到家中有人临命终时,全家人莫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病人本身更是害怕、恐惧,根本谈不上什么临终关怀。顶多只在病人病重时,随顺他想吃什么就买给他吃,想要什么就尽量满足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病人往往是什么也吃不下、什么也不想要了。

直到近年来由于医学及人文思想发达,尽管先进的医疗技术已能延缓许多过去所谓的「绝症」,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却也因此让许多人面对「老、病」之痛的时间增长。尤其现代的医学即使再发达,仍然有他的终极限度,最后还是免不了「死亡」的结果,于是现代人终于意识到,对生命的关怀应该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因此有「安宁病房」的兴起,并且将「临终关怀」当成一项生命的课题来研究、讨论与推广。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对临终者提供最后的服务。其实佛教很早就有临终关怀的机构,是设在印度只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可以说,佛教是最早提出「临终关怀」的创始者。

佛教从古到今,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一直是从教义上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实相、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轮回;希望从认识生死,进而坦然面对生死。另外,在实务应用方面,佛教除了有内容详实的医学经典,有医术造诣精深的医僧,佛教徒更办有各种医疗服务的慈善事业,为现实人生提供实质的帮助,达到从生到死、从身到心的究竟、积极之关怀,这些都足供今日从事「临终关怀」者之参考。

佛教对「临终关怀」到底有些什么见解与做法?二○○一年六月十五日,星云大师应邀到成大医学院讲演,除了发表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并针对「临终关怀」问题,与二百多名师生进行座谈。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录。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1:55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一)
一、
生死问题,古今皆然,但是「临终关怀」何以直到今天才成为当代的社会问题?到底「临终关怀」的意义是什么?请大师开示。

答:
「临终关怀」(HOSPICE),这是一门新时代的新兴学科,是结合医学、宗教、法律、伦理、哲学、道德等各领域的现代生死学。其主要目的在使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时,藉由良好的医疗照顾及宗教信仰的力量引导,能认识死亡并接受死亡,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安然面对死亡;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

「临终关怀」一般又称「安宁疗护」、「安宁照顾 」、「缓和医疗」等,所照顾的对象以罹患癌症等重病,经医师诊断确定无法治癒而濒临死亡的临终患者为主。病患可以住进医院的「安宁病房」,也可以在家中由医护人员「居家照护」;不管是居家照护或住进「安宁病房」,并不意味着等死,一样能受到完整的医疗服务,只是所做的医疗并不一定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临终关怀」所强调的是「四全照顾」,也就是:

第一、全人的照顾:全面照顾到病人的身心状况,而非只针对他的病况或某一器官来医疗。

第二、全家的照顾:帮助家人及亲友学习照顾技巧,并协助家人一起面对亲属即将离去的悲伤。甚至病人往生后,家属的心灵辅导,也是安宁疗护的工作范围。

第三、全程的照顾:除了陪伴病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乃至病人往生后,辅导家属度过低潮期也是临终关怀的范围。

第四、全队的照顾:结合医师、护理师、药师、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师、法师、牧师、神父、修女、义工等成员,提供最完整的身心疗护。

值得一提的是,人在临终时,特别关心死后的去处,因此佛教的净土思想、三世轮回、生命不死、因果业报等道理,此时都成为病人与家属最佳的心灵救护。

尤其在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这是医生唯一的使命;其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医学再怎么发达,人终究还是免不了一死。所以面对罹患重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透过医疗和信仰,帮助病患解除身心的病痛,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能够活出「有品质的生命」,这才是临终关怀的最大目标。

「临终关怀」起源于英国的西西里·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她在一九六七年于伦敦创办了全世界第一家对癌症末期病人有特殊服务方案的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之后得到英国女王的大力资助,成为教育示范中心,接着分布到全英国。八年以后,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的一组人员到美国,帮助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有安宁疗护的医疗机构。一九九○年二月,台北马偕医院淡水分院成立了全台湾第一家「安宁病房」;同年十二月成立「安宁照顾基金会」,成为全世界第十八个有安宁照顾组织的国家。

目前在国外,由于人口老龄化、人们对有尊严的死亡之关注,以及各种机构在临终方面费用的增加,使得临终关怀的发展极为迅速。反观在台湾,一直到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罹患癌症的人数愈来愈多,而多数癌症患者到了后期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所以需要住进安宁病房接受缓和疗护,这时「临终关怀」才普遍受到大众的重视。

根据台北马偕医院安宁缓和医疗教育示范中心主任赖允亮引述一项统计说:「台湾地区癌病死亡之人数自民国七十一年起即占死亡人口第一位,尔后癌病死亡人数节节上升,例如一九八六年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人,一九九一年一万九千六百二十八人,一九九三年二万二千三百二十三人,一九九四年二万三千二百四十人至一九九五年二万五千八百四十一人,一九九六年二万七千九百六十一人至一九九七年二万九千零一十一人,其中大多数的人皆应接受安宁疗护。」

根据赖主任的估计,若以每十万人就有一百至一百八十人罹患癌症来看,每年至少有一万零五百至一万八千九百人需接受临终关怀的安宁疗护。而台北荣总呼吸治疗科主治医师郭正典则认为,台湾每年有十一万病人需要临终照顾。

其次,国内对临终关怀意识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结构变迁,现代家庭已由过去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转型为人口简单的小家庭;居家环境也由宽敞的三合院、四合院,转为坪数不大的公寓大楼。所以现代人生时固然「居不易」,死了停灵也是一大问题;甚至不仅在大楼的住家不好死,留在医院也不能安心,因为医院的病房费用昂贵。即使有钱人住得起医院,多数人也不欢喜孤零零地死在机器与管线围绕的加护病房中,因此「安宁病房」便随着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了。

再者,现代人由于从大家族转型为小家庭,大家平日分居各处,亲情愈来愈淡泊,所以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应该鼓励子女对至亲家人给予一些临终的关怀与照顾,如过去的病榻守夜、侍奉汤药,以恪尽人子之道,这是值得提倡的好事。

总之一句,临终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旧情的怀念,是对恩义的回报。现代医学发达,虽然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但是老人问题、社会老化等现象,都让举世倍感压力,所以对于临终关怀的办法纷纷出炉。例如,预约净土、生前契约、储蓄养老、预立遗嘱等,使得社会一下子延伸出许多新兴行业来,安宁照顾也是其中之一。

其实,生命不是临终的时候才需要关怀,生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甚至临终关怀也不是只对临命终病人所做的医疗照护,而是对广大社会大众施以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让人正视生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不谈。因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临终一刻是每一个人必然要面临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迟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应该早做准备,尤其是精神与生理上的准备。

即使说「临终关怀」是针对即将死亡的病人所做的关怀,也不应该只是在安葬遗体、处理完后就算结束,而应该对其精神事业,及其后代子孙继续给予应有的帮助,让其「死得安心」、「死得瞑目」。所以「临终关怀」不在于关怀生命活得多长,也不只是关怀死时的情况或死后的安葬问题,应该关心的是死后的去处,死后的安心,这才是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1:56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二)
二、
  刚才大师说,生命不是临终时才需要关怀,生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尤其现代社会因医药、科技发达,人的寿命延长,高龄化的社会带来的「老人问题」,已然成为举世共通的问题。请问大师,如何才能帮助老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呢?

答:
谈到老人关怀,不但「社会老龄化」是现在举世共通的问题,「独居老人」更是极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在有很多老人不仅生前乏人照顾,有的人甚至死后多日才被邻居发现,真是老境凄凉,情何以堪!

老人最怕孤独,不能单独生活,就如小孩子不能让他单独留在家里。现在所好者,社会上有托儿所,也有托老所。尤其现在有许多外籍劳工,菲佣、越佣、印佣等,他们除了帮忙开发中国家建设外,也做了许多老人的侍者。

但是,老人纵然有儿女请来的外籍仆佣照顾,心灵上还是很孤独,没有依靠,缺乏安全感,所以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安慰」和「生活照顾」,其次才是「经济帮助」。中国社会过去讲究晨昏定省,承欢膝下,能对老人嘘寒问暖,随时表达关怀,还是很重要。

中国过去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中国人是个非常重视伦理孝道的民族,但是曾几何时,现代人的孝亲思想已大不如前,所谓「人心不古」,尤其「久病床前无孝子」,多年前我曾因开刀住进荣总医院,在医院短短几天,看到「病房百态」,感触很多。

例如,在儿童病房里,父母每天都在一旁照顾,而老人病房里却难觅子女的身影。也有一些子女难得到医院探望父母,手上却带着录音机,他不问病情,只问︰「要给多少遗产?房子要给谁?财产怎么分?」等话录好,掉头就走了。有的病人则是送到医院时,儿媳一大堆跟着来,过世时,却一个也没到。真是「只有慈心爹娘,没有慈心儿女」。

所以,老人如何安养天年?自己也要有所准备,凡事应该在有生之年就早作安排、交待,尤其对于财产的处理,最好生前就能预立遗嘱,有的捐给国家社会,有的捐助公益团体,有的分给儿女;只要自己心甘情愿,早一点处理,免得最后儿女因为互争财产而兄弟阋墙,甚至自己也无法入土为安,像多年前的一位水果大王不就是这样吗?

老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经典中记载,人老的时候,因盛色、气力、诸根、寿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恼。但是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智能,都是无价的财宝,应该传承给下一代,所以社会应该重视老人的智能与经验。

在佛经里有一个「弃老国」的故事。话说在弃老国里,有一条荒谬的规定,凡是老人都必须驱逐到远方抛弃,不可以养在家中。因为国王认为老人是多余的,既不能做事又浪费米粮,所以在这个国家里,举目所见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却看不到任何一个老人。

有一位大臣很孝顺,眼看父亲年老,如果依国家规定,应该驱离出境,但是他不忍心把老父亲流放山林,就瞒着亲友邻居,偷偷地挖了一个地窖,把父亲藏在里面奉养。
后来这个国家的作为触怒了天神,想要施以惩罚,就以四个问题来为难国王。结果举国上下无人能解答问题,眼看即将受到天降灾难时,所幸靠着这个老人的智能而拯救了全国,所以后来国王下令,全国不得弃养老人,要尊敬、孝顺、奉养老人;如果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人,都要治以大罪。从此弃老国因为有老人智能的传授,变得越来越富强安定。

年老的人,最大、最宝贵的特长,就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丰富,这些经验常常就是处世的智能,这些智能也是国家社会最珍贵的宝藏!所以老人们应该展现生命的智能,自己要懂得如何安度晚年,这是很重要的。

老人如何才能老而不惧?我有一个「养老十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早起十念法:一早起床,心中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二)晚睡一炷香:晚上睡前静坐十或二十分钟,令心平静。

(三)饭前五观想:吃饭时心怀感恩,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要增加肠胃的负担。

(四)生活要放下: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过眼云烟般不实在,而逐渐放下执着。

(五)老死不可怕: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虽坏了,但真心佛性不减,只要积极培福,增长慧命,必有光明的未来。

(六)心中常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到老年,多少会反省一生中的过错,而深感懊悔和遗憾;若能真心忏悔,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人格便能升华,心中也能坦荡。

(七)布施能喜舍:人到年老,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或者预留财产给子孙;事实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若遇不孝子孙争夺财产,情更难堪。何妨将身外之财用来广施十方,厚植福德,来生得生善处,也能庇荫子孙。

(八)发心肯服务:退休后,生活空间更广,时间更多,可发心投入义工行列,为人服务,以扩展生活领域,更可与人广结善缘。

(九)幽默常欢笑:人云「一笑解千愁」,时常保持开朗欢喜的心情,不但有益于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人间增添欢喜。

(十)健康要运动:「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可以活络筋骨,让身心活动起来。

老人最重要的,要会安排生活,平时要会念佛、看书,身体好的人可以到处旅游,最少要欢喜与人谈话、莳花植草等,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自能安度晚年。

老人尤其要保持心情的愉快,对未来要充满希望,若能早晚念佛,从信仰中获得心灵的寄托,当面对死亡时,能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能因信仰而度脱苦厄,这是最好安度老年生活的方法,也是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关怀。

过去我曾提出「四等防老」的方法:

(一)经济方面:多方开源节流,为自己储备养老金。

(二)健康方面:常运动、生活作息规律、注意营养的摄取等。

(三)信仰方面:拥有正知正见的信仰,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

(四)兴趣方面:妥善安排休闲活动及兴趣的培养,拓展生活圈。

另外还有「四等养老」的方法:

(一)第一等养老:要修好缘来养老。

(二)第二等养老:要靠智能来养老。

(三)第三等养老:积聚金钱来养老。

(四)第四等养老:依靠子孙来养老。

老人固然是要靠智能,靠自己结好缘来养老最好,但儿女孝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过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里提到,孝顺有三等:「生养死葬」,只是小孝;「荣亲耀祖」,是乃中孝;「导亲脱苦」,才是大孝。在佛教的《本事经》及《孝子经》也一致说道:「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毘奈耶律》也说:「父母若无信,则使起信心;父母若无戒,使住于禁戒;父母性悭吝,则使开智能,为子能如是,始足报亲德。」所以我们关怀老人,孝顺要从这三点同时进行。给予甘旨奉养,给他心情愉快,给他念佛信仰,让他对未来有得救的希望,这才是对老人真正的关怀。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1:58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三)
三、
   人在生病时身心特别脆弱,这时往往比较容易对宗教产生信仰。请问大师,如何帮助病人藉助信仰来安定身心?甚至如何探病才是如法?

答:
人,只要有生死问题,就需要佛教,尤其有病的人,更容易接受信仰。多年前,香港有一位有名的书画收藏家高岭梅先生,在他八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因病住院。期间他透过家人电话联络,希望我能到香港为他主持皈依三宝仪式。然而当时因为我的行程已经排满,一时之间无法抽空前往,于是我采取权宜之计,以越洋电话为高老先生在病床上作了一次皈依。

高老先生虽然一直到最后才想要皈依佛教,时间上是稍嫌迟了一点,但也可见人生到了最后,都很希望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处。另外,钻研大乘佛法,对华严哲学多所贡献的一代文哲方东美教授,到了晚年也选择皈依承天寺的广钦老和尚。由此可知,人的智能再高,最后还是需要寻求佛法的信仰。

信仰是人生终极的追求,没有信仰,生命就没有依皈。中日甲午战后,日本首相陆奥宗光代表日方到中国来订立马关条约。正要出发时,女儿不幸染病在身,他嘱咐家人,没有重大的事故就不必通信。正当和约签订到紧要关头时,家书来了,说女儿病况严重,希望见父亲最后一面。

外相伊藤博文安慰他:「你放心回去好了,这里的一切我来负责处理。」陆奥宗光于是披星戴月赶回家里,奄奄一息的女儿见到盼望已久的父亲回来,很高兴地说:「父亲!我就要和你永别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梗在心中,等着您回来替我解答。」「什么问题,你说好了。」「我现在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要到哪里里去呢?」身为政治家的陆奥宗光,虽然博学多闻,但是对于女儿临终前的问题,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不过他毕竟才智过人,就安慰女儿说:「死后去哪里里,我是不知道。不过我经常看你母亲在念佛,我想佛陀会带你到一个很好的地方去。」他的女儿听到此话,带着安详的笑容离开了人间。陆奥宗光因为没有办法解答女儿的疑团,于是开始研究佛教,终于选择了佛教的信仰,并且出家当了和尚。

这段故事说明,陆奥宗光的女儿懂得以信仰为生命的皈依,即使面临死亡也很安乐,毫不畏惧。一个人出门在外,天色黑了,不知将要住宿何处?这种无家可归,徘徊在十字街口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信仰如同我们的家;家,使我们的生命有所依靠。

至于说如何探病才是如法?佛教讲「探病第一福田」,探病也是一门学问,首先,探病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太早、太晚,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和病人谈话的音量要适中,内容更应谨慎、得当,例如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事、物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不应教训病人,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或者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纾解其心中的悲苦。偶而可以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趣事,排遣病中的寂寞,保持心情愉快。

此外,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最重要的,要心怀慈悲,真诚关怀,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让他知道这期生命的结束,不是死亡,而是往生;能把往生的信念带给他,鼓舞他对未来的希望,让他明白世缘已了时,要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千万不要回忆、留恋、罣碍、执着,能随着一句佛号安详往生,才能解脱自在。

总之,探病时切忌说一些恐怖、消极的话,以免增添病人的不安。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1:59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四)
四、
生老病死既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我们如何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之最后」?尤其当自己至亲的家人病危时,应该如何沈着面对呢?请大师开示。

答:
人生之最后,中国人有一句话叫「节哀顺变」。但是家中一旦有个亲人往生,整个家族还是会笼罩在一片哀伤、悲戚的气氛中。尤其愈是亲密、感情愈好的亲人往生,愈会感受到「爱别离」之苦。

经典中有一段记载︰波斯匿王在祖母去世后,极度哀伤的请佛陀说法,佛陀告诉他,世间有四件事甚可怖畏──

(一)有生就会老。

(二)病了就容颜枯槁。

(三)死后神识会离体。

(四)死后就要永别亲人。

世间凡事都靠因缘而存在,缘聚则生,缘灭则散,即使亲如父子母女,一旦缘尽,终要分离,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好好相携相助。尤其当父母健在时,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死,虽然是令人感伤的事,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病了要死,死并不可怕,反而是病时的痛苦、病时的罣念、病时的烦恼,都比病还要可怕。所以当一个人生病时,医药固然可以减少病痛,徒添苦楚。但如果世缘已了,儿女其实也不必在他垂死的生命中,再透过医疗仪器给予勉强的抢救。因为人生在世,有生必然有死,生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

因此,病人一旦进入弥留之际,家人应该沈着冷静、坚强勇敢的面对,最好在病人病危时为他说法。有监于此,我除了手拟〈为老人祈愿文〉、〈为绝症患者祈愿文〉、〈探病祈愿文〉之外,也作了一篇〈临终祈愿文〉,由亲人代病者诵读,好让亲人与病者都能够安然面对: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病了,

 病得很久,病得很重,

我请人代我向佛陀您祈求:

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自知世缘将尽,

 我不再牵挂亲友,

 我不再执着身心,

 我也不再追悔过去,

 我也不再妄求未来。

当我流动的呼吸缓缓地减慢,

当我跳跃的脉动渐渐地转弱,

当我眼耳和鼻舌停止作用,

当我身体的器官不再运行,

我像远处归来的游子,

 乘着金色的莲华,

 回到光明极乐的净土。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将我所有的骨髓血肉,

 还给天,付于地,

随着大自然的运转,

 化作薰风和养分,

 年年月月滋长万物。

我要将我所有的全部心意,

 施于众,施于人,

奉献给佛法僧的周遭,

 化作一瓣香花,

 时时处处地供养十方。

让憎恨我的人,

 得到我的祝福;

让爱护我的人,

 分享我的宁静;

让欣赏我的人,

 散播我的善行;

让想念我的人,

 延续我的愿心。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终于了然:

 生命如坚韧的种籽,

 花落果成,生灭不息。

因此,亲友悲伤的泪水,

 不再是爱结缠缚。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终于可以听到:

 生命如涓涓的流水,

 法音清流,绵绵不断。

于是,展望未来的前途,

 不再是茫然空无。

我终于洞然明白:

 此时此刻,

 我只是短暂的告别。

在诸佛菩萨和诸上善人的接引之下,

 未来的生命,

 希望我有乘愿再来的机缘。

慈悲伟大的佛陀!

尘缘已了,世缘已尽。

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游子回家的欢喜,

 如囚犯释放的自由,

 如落叶归根的自然,

 如空山圆月的明净。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请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佛门对于「死」,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

(一)在病重时,登门探病,与病者及家属谈论佛法,安抚身心,甚至可诵经祈福,作忏消罪。若因此康复,则前往道贺,并且观机逗教,举事证理。

(二)在临终乃至往生时,为其助念,使之安然离去。

(三)往生,后七七日内,乃至出殡送葬,家属可为亡者诵大乘经典,增添功德以为往生资粮。

总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是圆型的。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因此佛经对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毕业、死如搬家、死如换衣、死如新陈代谢等。

此外,净土宗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不足惧,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付另一个身体的开始。

再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久长,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虽然世间万象有生住异灭,生命也有生死轮回,尽管天上人间,去来不定,但是我们的真心佛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人生重要的是,要珍惜每一期的生命,要为自己的生命留下历史、留下功德。而家属在缅怀亲人之余,应将他的懿德嘉行承续下去,把他的慈悲遗爱人间,这才是对家人真正的怀念。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1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五)
五、
  现在医学发达,透过「器官移植」已让许多垂死的生命得以继续存活。但是相对的,「器官捐赠」的思想却一直无法普遍推行于全民。请问大师,如何打破中国人向有的「全尸」观念,让大家正视捐赠器官的神圣性?

答:
器官移植是近代医学科技的一大成就,器官移植让许多生命垂危的人得以延续躯体的生命,也让捐赠者的慈悲精神得以传世。但是因器官移植所引发的诸多争议,也是目前社会大众一致关心、探讨的话题。

关于「器官移植」,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早于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就经总统公布施行,随后于一九九三年修正部分条文,其中第六条规定,医师从尸体摘取器官时,必须是在:

(一)经死者生前以书面或遗嘱同意。

(二)死者最近亲属以书面同意。

(三)或死者生前为捐赠之意思表示,经医师二人以上之书面证明者。

以上三者,必须符合其中任何一项,才能进行「器官捐赠」。

谈到器官捐赠,其实身体不是「我」的,身体乃四大假合而有,就如旅店般供我们今生暂时居住而已。所以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与其让身体被虫蛀、腐烂,不如将有用器官加以移植,让别人的生命能够继续延续。

在一篇名为〈如果你要怀念我〉的文章说得很好:「总有一天,我会躺在医院的白色被单下;总有一个时候,医生会认定我的脑功能已经停止。那表示,我的生命已经结束。那时候,请千万不要称呼那是死亡之床,而请称之为生命之床。因为我要将我的身体拿出来帮助别人,延续并让他们有更丰盛的生命……。」

捐赠器官含有生命延续、内财布施、资源再生、同体共生等意义。试想:当你捐出一个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带给别人;当你捐他一个心脏,就能给他生命的动力;当你捐赠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注入他人的生命之中,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身体虽有老病朽坏的时候,但生命如薪火相传,是永恒无限的。透过器官捐赠,带给别人生机,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续。

然而尽管现代医学发达,透过「器官移植」可以让许多垂死的生命得以继续存活。但是由于器官取出要在宣布脑死到器官坏死的短短时间内进行,而国人一向保有全尸及死后八小时不能动的老旧观念,因此「器官捐赠」的思想一直无法普及国人,造成台湾的器官市场一直呈现供需失衡的现象,有许多人需要移植心脏、肝脏、肾脏等,却苦等不到有心人捐赠,造成许多的遗憾。

反观全世界器官捐赠率最高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当地的人认为:今天我把器官捐赠出来给需要的人,有一天当我的亲友需要移植器官时,同样也会有人愿意捐赠。他们这种心态,可以说真正符合「同体共生」的思想,值得国人学习。

为了建立「器官捐赠」的新观念,「中华民国器官捐赠中心」特别成立「宣导教育中心」,透过公益广告、文宣制作、街头宣导、公共电视、邮票发行及推动「器官捐赠周」等活动,希望能落实全民器官捐赠的观念。

其实,一个人活在世间,难免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后一定要「全尸」呢?再者,一个人只要有愿,有心把自己的身体布施出来利益别人,就不怕因器官摘除而因痛生瞋,造成无法安详往生极乐净土的顾忌,所以对于死后八小时不能移动身体,甚至不能捐赠器官的这种观念,早已不合时宜,现代人的思想应该随着时代而进步,应该正确地认识生死。

我们如何看待生死呢?其实生死如植物的开花结果,春天播种,秋天收成,这就是生死;「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晚上睡觉,早晨起来」,这都是生死。人不是到了死后才是死,还有精神上、思想上,每天不都有几百次的「千生万死」吗?我们的心,每天都在十法界来回无数次,这不都是生死吗?甚至人体的细胞,每七天新陈代谢一次,这不都是生死吗?现在的人眼睛坏了,可以换一个;皮肤坏了,也可以移植;肾脏坏了,还可以再换一个。所以,生死就是好好坏坏,生生死死。过去一位禅师看到人家喜获麟儿时说:「你们家多一个死人。」这不是在触他的霉头,而是在陈述生命的实相。

生死只是有一个「隔阴之迷」,就是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了。就如去年收成的黄豆,今春种下去,今秋又再收成,这一颗黄豆不知他是去年的黄豆。从前世到今生,从此生到来世,只是形躯不同,实际上彼此并非没有关连。

禅宗讲要看破生死,佛门讲要了脱生死;了解生命的意义,解脱死亡的恐惧,这就是了脱生死。所以关于器官移植,当一个人老了、死了,器官于己无用,但却能延续别人的生命,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我自己早在三十年前就已认签器官捐赠同意书,我也希望大家一起响应这项庄严神圣的活动,希望社会愈来愈进步,大家共同缔造同体共生的美好世界。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2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六)
六、
  目前社会上吹起一股购买「生前契约」,或是「预立遗嘱」的风潮,由自己在生前就把后事安排好,以便临终时能心无牵挂地往生。请问大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所能预知或掌控的,尤其「生死无常」。但是,人固然无法掌控生死,却能为自己的身后事预作安排。现在流行的「生前契约」,就是因应现代人希望为自己的后事预作安排而兴起的新兴行业。

所谓「生前契约」,即活着的时候,由自己或家人预先与殡葬业者签订契约,于生前购买好死亡时的丧葬仪式,为将来的死亡预作准备,也就是替自己的身后事买好人生最后的一张保单。

「生前契约」这种业务在国外早已行之多年,只是过去国人大都忌讳谈「死」,所以直到近几年来才在国内普为大众所接受。自从推出以后,市场反应热络,极具商机。这种风气的流行,可以说是现代人观念上的一大突破,显示大家已不再禁忌谈论死亡的话题。

目前国内生前契约的销售型态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保险公司将本身的业务与生前契约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推出具有生前契约性质的寿险保单,或是与保户约定把一部分的保险金以信托的方式,来支付殡葬费用,以提高各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保单的附加价值。

(二)保险公司与生前契约公司合作,将消费者的身后事委外交由生前契约公司来办理。

(三)一般的殡葬业者藉由业务员直接销售的管道贩卖生前契约。

「生前契约」其实是「生涯规画」的延伸,所谓「生死事大」,「生」的时候如何活得自在、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固然重要;「死」时能安心、放下,了无牵挂地走,也应该早作安排,预先规画,所以「生前契约」就像一张「安全卡」一样,可以求得心安,未尝不好。

问题是,世间上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难免有利益冲突,有了利益冲突,就会有纷争。因此尽管业者标榜生前契约有诸多好处,例如:

(一)以低价分期,负担小。

(二)有价契约可以转让他人使用,亦可视为可望增值的有价证券。

(三)可预约自己想要的宗教仪式,保障人生的最后一道尊严。

(四)一通电话,由专业人士接手,省去亲友不知所措的窘境。

(五)死后不必让家人为了一笔不可预算的费用,而造成家人的二度伤害......等等。

但是,「生前契约」牵涉很广,其中还有法律问题。例如,如何兼顾亡者的意愿、家属的习惯、信仰、传统习俗及业者的利益;执行时以谁的意见为主?乃至签约后能否解约退款?这种种问题经常造成纷争不断。甚至不少不肖业者藉此吸金、卷款潜逃,衍生诸多的社会问题。所以,生前契约虽然有其时代性与需要性,但最好是由宗教人士来办理,不要用商业的行为来处理。

另外,现代人有的对自己的子孙有特别的信念,或者因为信仰不同,所以预立遗嘱,对自己的身后事,包括财产的分配、丧葬的处理方式等,自己早作安排、交待,以免日后造成子孙的纷争,这本来是很看得开、很洒脱、很豁达、很有远见的好事。但是,不管预立遗嘱,或是订定「生前契约」,还是会造成诸多的纷争,并不必然就很圆满。

例如,你预立遗嘱,也许你的财产太多,儿孙还是要纷争;你订定契约,如果业者不讲信用,或是双方对所约定的内容认知不同,尤其从签定契约到业者履行契约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这中间随着社会的变迁,必然存在着很多难以掌握的变量,实非一纸契约所能完全保障。

再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死后有人埋葬、送终就是圆满,人生应该要为社会留下贡献,为自己留下历史,为亲人留下怀念。人虽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生命是永恒不死的。过去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有的人自己没有生养,也总要想办法去认个干儿子、收养个义女,以期老来有人孝养、送终。

但是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有的不肖子孙不但不懂得回馈奉养,甚至希望父母早一点死亡,以便早日分得遗产。所以老人不能太有钱,最好是有德、有智、有缘,这是养老的最好方式与身后的最佳保障。

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得到的学识与经验,这是年轻人所不及的,老来如能摒除外缘,多写几部好书,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学识经验,乃至技能诀窍等传授给后学,甚至告诉后辈怎样做好人、如何做好事,并以丰富的做人处事经验点化人心,自然能赢得大众的肯定,何愁老来成为孤独老人呢?

懂得靠智能来养老以外,还要懂得结缘。人与人之间,是靠缘分在维持关系,因此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因缘法。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上最宝贵的就是广结善缘。平时懂得护持佛教事业,老来乃至往生后,寺院自然会回报你;平时能够投入公益事业、加入义工行列,主动关心贫弱孤苦,以爱心、欢喜心培养好的人际关系,老来自然不必烦恼没有朋友,不必担心被社会人群所遗弃。

所以,一个人最好的保障是结缘,死后让因缘来帮助你。平时我们要找人帮忙很困难,只要自己生前多结缘,有了因缘,让因缘来找你就很容易。因为自己生前有结缘,死后与你有缘的人自然会来与你结缘,这是最好、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反之,不肯结缘,即使留下再多的遗产给子孙,可能到最后连送葬、念佛的人都没有,所以广结善缘是人生最美好的事。

总之,生,要生得欢欢喜喜,死,也要死得欢欢喜喜;不管做什么事,能皆大欢喜,就是最美好、最圆满的事。因此,与其透过生前契约来规画身后事,不如广结善缘最为圆满。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3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七)
七、
根据佛经所载,人因业力不同而有善终、寿尽、横死、夭亡等死法,甚至佛教也说「死如乌龟脱壳」,请问大师,死亡真的很可怕吗?

答:
死亡是历来人们最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进步,现在「生死学」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并视为人生必修的一门功课。例如佛光山在民国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创办的南华大学即首开风气,率先设立「生死学研究所」,随即引起热烈讨论,历届报考十分踊跃,包括教育界、医护界、宗教界、社工人员等,竞争之激烈,不下于热门的理工系所。

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的设立,可以说写下了国内教育史上划时代的一页。该所隶属于人文学院,院长慧开法师亲自开讲过「宗教传统与生死探索」、「生死学基本问题讨论」、「生死学英文名著选读」、「生死学概论」等课程。他的学术专长及研究专题为「宗教哲学」、「宗教生死学」、「生死学概论」、「生死学基本问题讨论」等,带动大家对生死学的重视。

生死学的研究,早在一九七四年七月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当时全美国已经有一百六十五所大学校院,开设了以「Death and Dying」(死亡与临终)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有些学校更将其纳入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开课的历史已达二十年以上。

其实,生死一直是人生最密切的课题。人间最大的问题,一是「生」的问题,二是「死」的问题。生要居处,死要去处;有的人为生辛苦,有的人为死挂念。佛学就是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只是因为人有「隔阴之迷」,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此自古以来对生死茫然无知,成为天下最难解决的问题。

谈到生死,经典里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

「寿尽而死」就是自然死,当一个人体能衰竭,例如肾衰竭、心脏衰竭等,身体的器官失去功能,就如老旧的车子不能快跑,又如破损的桌椅不能使用,这时就是油尽灯乾、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意外而死」系指遭受意外灾祸而死亡,一般称为「横死」。根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说,横死有九种:1.得病无医,2.王法诛戮,3.非人夺精气,4.火焚,5.水溺,6.恶兽啖,7.堕崖,8.毒药咒咀,9.饥渴所困。

所谓「横死」,例如山崩土埋、葬身鱼腹、被虎狼所噬、空难等;看起来不忍,但随着业报现前,刹那之间很快就断气了,没有拖延,也算善终。反之,有的人在医院里缠绵病榻,插管维生,难道就是好死吗?所以对于横死、善终,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人都希望求得好生,更要求得好死;佛陀的十号之一「善逝」,说明「好死」也是人生莫大的福报。其实,瞬间死亡并不可怕,有时间感受死亡,或因恐惧而死才可怕。立即死亡,无痛无苦,没有恐惧害怕,就是善终。

至于说死是否如乌龟脱壳?如在医院里电击抢救即是;如果含笑而逝就不是。基本上,人之生也,必定会死;人之死后,还会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环形的钟表,如圆形的器皿,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死只是一个循环而已,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也不是开始,收也不是结束;开始中有结束,结束中有开始,所以死亡并不可怕。

当然,死亡有所谓「好死」,也有「歹死」,有的人如睡觉般,一觉不醒。甚至过去的禅师,有的田园荷锄而亡;有的自我祭拜而终;有的吹箫奏笛,泛舟而逝;有的东门西门,向亲友告假而去。所谓「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来来去去,根本就不用挂怀。正如衣服破旧了,要换一套新衣;房屋损坏了,要换一间新屋;连老旧的汽车都要淘汰更新,何况人的身体老迈了,怎能不重换一个身体呢?

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人物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说:「笑剧已经演完,是该谢幕的时候了!」他对于死亡表现得潇洒自在,毫无依恋;哲人卢骚(Jean-Jacques Rousseau)临终时安慰夫人:「可别伤心,你看,那边明亮的天空,就是我的去处!」真是自在人生的示范。

美国的物资生活丰富,他们对死亡并不觉得可怕;反而是中国人苦难不断,政治迫害、战争频仍,但中国人怕死,希求长生不老。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其实,凡事自然最好,死亡也是。死亡不足畏惧,只是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你有生存的资本吗?只要你有功德法财,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5
标题: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十一)
十一、
  目前社会上有不少医疗机构或慈善团体,都针对临终关怀而设立「安宁病房」。可否请大师介绍有哪里些地方可以提供这种服务?以及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哪里些事项?

答:
随着「临终关怀」的意识普遍被推展,目前台湾设有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计有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安宁照顾基金会等。此外,不少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如:台大医院、马偕医院、耕莘医院、荣民总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慈济医院等,组织更为庞大,结合了医师、护理师、营养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成员,藉各种方式减轻、缓和病人身体的痛苦;并有社工人员、宗教人士的加入,令患者消除恐惧死亡的心理,更由于宗教的力量,能使临终者得到安慰和引导。

「临终关怀」主要目的是帮助病人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一)认识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临终者所面临的情绪变化各有不同,家人、义工、慈善人士、宗教师等,都应该要了解,而给予适当的协助。如:

 1.恐惧:要设法使临终者心生喜悦,无诸恐惧颠倒。

 2.愤怒:要安慰临终者,使情绪平静,万缘放下,不生爱憎。

 3.罪恶:让临终者不要有罪恶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4.不舍:劝导他对世间的亲人、财物不生贪恋之心。

 5.担心:让病患者放心,不必挂念闲杂人事。

 6.无助:让他知道很多亲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7.自暴:鼓励他坚定信心,念佛必生极乐国土。

  8.孤独:不要让病患者感到病床上的孤独。

 9.沮丧:病患者即将离世时,若有沮丧、无奈,应给予适当的安慰。

 10.无知:告诉他将到清净安乐幸福的国土,让他知道未来有无限的希望。

(二)正视临终病人的需求。从事临终关怀者,应为每一位病人制作恳谈资料表,以了解其个别的需求与愿望,或从观察而得知其所求。例如:

 1.希望明白病情。

 2.希望获得别人宽恕。

 3.了解宽恕他人。

 4.希望别人对他的关怀。

 5.与亲友见面。

 6.对生命的了解。

 7.宗教信仰的渴求。

 8.后事的安排。

(三)给予临终病人的协助。从事临终关怀者,应有高度的慈悲、耐心,以及具备各种能力、常识,协助病人无憾的走完人生,为人生画下完美的句点。例如:

 1.以关心的态度专心倾听他诉说。

 2.让他所爱的人适时给予关怀,并陪伴身旁。

 3.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4.讲说忏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5.安排法师或宗教人士与其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

 6.尽可能满足他心里的希望。

 7.共同讨论他心中的愿望。

 8.告知医师,减轻病者肉体痛苦,保持神识清明。

 9.帮助病患及其家属维持正常生活型态,以及预备后事。

 10.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11.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离去。

人的一生,有两个问题,一是「生」,二是「死」。生时,有父母养育、老师教导;长大则结婚、生子、创业、功名富贵……;年老则要照顾,生病则要看护;死时的殡葬、告别式、火化、安葬……,为人子孙者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完成这人生最后一件事。

佛光山有监于此,为了圆满解决人生最后的问题,特于民国七十二年兴建完成万寿园,并做有系列的整体规画,三楼至六楼为奉安灵骨与牌位之用的「万寿塔」;一楼「功德堂」主要供殡葬奠礼用,共有「九品厅」、「莲华厅」、「圆满厅」、「福寿厅」等四间大小奠悼厅做为停灵、凭吊告别祭奠之用,另有东西两个客堂,可供信徒洽询及亡者家属休息。

二楼「如意居」则专为病危者及看护的家属居住用,内有厨房、浴厕、医务室等设备,同时可供六位患者使用,分别是「如意居」、「有德居」、「菩提居」、「般若居」、「福慧居」、「和悦居」等。临终者的家属可以陪着一起住进来,全心全意的照顾临终病人。如果病人痊愈可以回家,一旦往生,弥留时,有法师为其助念。接着后事的办理,从入殓、告别式、火化、进塔,都由佛光山一贯作业,圆满后事。

有监于一般的丧事,从生病往生到安葬,家属都疲于奔命,佛光山对一个人生的完成︰从生到死,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且每天早晚除课诵外,并在春秋两季举行超荐佛事,不仅生亡两利,也净化了丧礼奢靡的风气。

佛光山对人一生的完成,除了本着「以慈善福利社会」,在慈善事业方面办有育幼院、佛光精舍、佛光诊所、万寿园、友爱服务、冬令赈济等养老育幼、老病死生之照顾外。另外并从文化、教育、社教、活动等多管齐下,希望透过佛法的教化,对世道人心的净化、社会风气的改善,人文思想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充实、慈悲智能的开展,都能有所助益。

然而社会上有一些不明究里的人,他们无视于佛光山对佛教发展以及社会教化所作的贡献,经常批评佛光山商业化,指佛光山很有钱。其实,佛光山不是很有钱,而是很会用钱,今年的钱用出去了,明年乃至后年的钱也用出去了。在「日日难过日日过」的生活下,我们将每一分净财都用在培养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上。佛光山不以矫情的眼光视金钱为罪恶,也不滥用金钱、积聚金钱而使金钱成为罪恶的渊源,我们的信念是要藉着佛教的力量,把苦难的娑婆世界建设成富乐的人间净土,让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能在佛光净土完成,而不是等到临终时才想到佛教、想到未来的归宿,希望大家都能在佛光净土里圆满完成一生。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7
标题: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__-临终的医学
生死事大,「临终照顾」是每个人终其一生时常都要面对的问题,包括面对亲友及自己的临终问题。台湾每年有十一万病人需要临终照顾,因此临终问题值得重视。对于临终病人的照顾,西方医学与佛学有许多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又牵涉许多法律与伦理的问题,使临终照顾变得复杂,值得深入探讨。
   病人的病情危急时,西方医学的作法是替病人施行心肺复苏术,尽一切努力予以抢救,例如插上气管内管、做心肺复苏术、施打各种药物(肾上腺素、重碳酸钠等药)、重击病人心口部位、电击心脏、使用人工呼吸器等。对于因为溺水、车祸、突发心脏病等意外事故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术有其公认的价值。例如对呼吸停止四分钟以内的意外事故伤患施行心肺复苏术,可提升伤患的存活率达四成;但是,对于罹患无法挽回的疾病的病人而言,心肺复苏术的效益可能不大。病人心跳停止或脑波变平后,西方医学就认为病人已死,很快地即将病人送往太平间冷藏或冷冻。西方医学的急救过程对病人而言应该是很难忍受的折磨,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家属及法律都期待医护人员如此急救病人。
   近几年来,由于人权思想的发达,使许多人体认到西方医学的急救措施对于罹患无法挽回疾病的病人而言,是一种身心的戕害,而不是帮忙。西方医学已开始思索如何让病人死得有尊严,社会大众也渐能理解某些疾病末期病人是没有必要予以抢救的,因此有「安宁病房」的兴起。近代的「安宁照顾」起于天主教,又称为「善终照顾」,他们认为病人是具有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各层面的需要及反应的「全人」,如果疾病无法治愈,濒死情况无法挽回,则应给予病人「全人照顾」,并协助他平安、尊严地死亡;此外,一人生病,其家人必然同时经历一场风暴,家属也亟需协助。因此,「善终照顾」也提供「全家照顾」,包括家人的咨询及协助、幼年子女的哀恸及病人去世后遗族的哀伤辅导。英国自一九六七年首先创办「善终院」,没有一位接受善终照顾的病人要求安乐死,原来要求安乐死的病患在进入「善终院」后,由于痛苦减轻,反而更珍惜存活的日子,直到自然离世为止。因此,支持「安宁照顾」的人反对临终急救,也反对澳洲北领地的安乐死。
   佛教很早就有善终或「尊严死」的观念及作法,释迦牟尼佛圆寂前并未进行急救动作,古来许多佛教大德圆寂时也是如此。许多佛寺设有「涅盘堂」,其实就相当于时下的「安宁病房」。因此「安宁照顾」或「善终院」严格说来并非始自一九六七年的英国,至少古代佛教已有,其它宗教或许也有。「安宁照顾」会重新被重视,其原因可能是现代医疗高科技制造出太多问题,也太过于摧残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所产生的反弹。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8
标题: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__-临终的法学
1 医事人员的强制责任
   <医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医师对于危急之病症,不得无故不应招请,或无故迟延」;<医疗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医院、诊所遇有危急病人,应即依其设备予以救治或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不得无故拖延」<护理人员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护理人员执行业务时,遇有病人危急,应立即联络医师,但必要时,得先给予紧急救护处理」;对于罹患不治之症病人是否要急救的问题,<卫生署医字第786649号函>(民国七十八年三月十六日)也答复道:「有关罹患不治之症病人,如经本人或家属同意,立同意书后,医师可否放弃心肺复苏术之处置疑义,因事涉生命尊严、宗教信仰、及病人情况等复杂问题,目前尚有不宜。」因此,遇有濒临死亡的病人,法律强制医护人员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予以紧急救护,医护人员不得任意中止治疗;即使病人明显表达不要急救之意愿,医院及医师也不敢遵从,因为事后家属若告一状,医院及医师即难免于诉讼。
   但是,医事人员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急救病人,<民法第一八四条>关于一般侵权行为有如下的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违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者,亦同;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者,推定其有过失」。<刑法第二七七条>的普通伤害罪有规定:「1伤害人之身体或健康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罚金。2犯前项之罪因而致人于死者,处无期徒刑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病人身体之医疗侵袭可能被视为侵害行为,而构成伤害罪。最近法界的看法是:医师未给予末期绝症病人积极治疗,不应构成任何犯罪,因为医疗行为须有其必要性,若是不必要之医疗,医师要负侵权行为之责任。
   2安乐死
   因疾病及意外伤害,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完全丧失,病人除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征象外,完全丧失知觉及感觉的人即是植物人。目前报章杂志所谈的植物人的「安乐死」其实包括「自然死」、「怠工死」及「加工死」三种。王晓民母亲等末期病人所选择的拒绝医疗而死即是「自然死」、「安宁死」或「尊严死」;消极地让植物人或依靠高科技维生的末期病人逐步走向死亡即是「怠工死」;而澳洲北领地通过的末期病患权利法即是「加工死」。
   法界人士认为医疗契约基本上是自由契约,如果末期绝症病人不想继续生存时,医师应尊重其意愿,而中止治疗;若末期绝症病人欲放弃其生命,而家属不同意,则因我国法律尚未承认「死亡权利」或「自杀权利」,故医师不能因为病人作此要求即放弃治疗,只能促使欲放弃生命之绝症病人与其家人沟通,达成协议后方可为之。即使病人及家属已签署「拒绝心肺复苏术」同意书,此同意书亦无法律效力,故消极安乐死是否合法仍有争议。
   3 自然死法案及病人自决法案
   一九七六年八月美国加州首先通过自然死法案,可按病人的意愿,不使用高科技的维生方式来拖延不可治愈病人的濒死期,而让病人自然死亡。所谓「高科技的维生方式」包括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器、强心升压剂、及各种插管等。「病人自决法案」可让病人保障自己要或不要接受某些医疗措施,不必听命于别人。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美国政府正式使此法生效;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美国总统柯林顿及夫人希拉里以身作则,立下「生前遗嘱」,并「预立医疗代理人」,引起全美民众对病患医疗自决权利的重视。
   所谓「预立遗嘱」或「生前遗嘱」是指病人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以法定文件签下,一旦罹患绝症濒临死亡,愿意接受或不接受那医疗行为的指示。但是,「生前遗嘱」在目前的我国可能行不通,因为「民法第一一九九条」规定遗嘱是自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效力;在濒临死亡时,病人尚未死亡,此时的「生前遗嘱」并无法律效力。有人认为可以仿照器官捐赠卡方式,让病人在意识清醒时预立遗嘱,说明何种情形下愿意放弃急救。但是,这条路可能也行不通,因为医师自尸体摘取器官的时机,是在病人已被判定为脑死之后(<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四条>),此时死者的「生前遗嘱」已有法律效力(<民法第一一九九条> 、<移植条例第六条>);而安乐死是发生在病人将死未死之时,此时病人的「生前遗嘱」尚无法律效力(<民法第一一九九条>)。
   所谓「预立医疗代理人」是指当事人可指定某人,在他自己无心智能力可以决定医疗措施时,代理他行使决定权。当一个人无行为或意思表达能力时,<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其意思表示无效;或者行为人虽然不是无行为能力的人,但其意思表示是在无意识或精神错乱中所为者,亦无效。关于无行为能力人之代理,<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为意思表示,并代受意思表示;而所谓的「法定代理人」即是行亲权人及监护人,例如夫妻、父母即是。法定代理人通常与病人有亲情、财产上的纠葛,他们有时会因为这些纠葛或个人利益而作出有违病人意愿的决定,这时候受苦的将是病人,病人仍然没有死亡自主权。若病人预立的医疗代理人就是法定代理人,则立与不立代理人并没有差别;若病人预立的医疗代理人不是其法定代理人,则预立的医疗代理人能否在法律上取代法定代理人,替病人作出重大的医疗决定,颇值得怀疑。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06-8-24 12:09
标题: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__-临终的佛学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佛学知识告诉我们临终时应尽量不打扰病人,以免扰乱亡者神识,增其痛苦,使其产生瞋恨、烦恼、恐惧、焦虑、舍不得等颠倒妄想,影响他死后的去处。病人的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可能仍未脱离肉体。是故,在遗体尚有微温时,不可触摸、移动或抚尸痛哭;死亡十二小时内,不可帮他洗澡、擦拭或移动身体;也不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埋葬或火化,能在七天之后更好。
   病人病情危急时,若不尽一切努力予以抢救,则家属、亲友、甚至整个社会都不会原谅能救而不救的人。但从出世间的角度来看,临命终时的急救措施可能促使亡者不堕而难以上生,甚至使其无法中阴身成就,影响很大。西方医学对弥留病人的各种急救措施及对刚过世亡者遗体的处理方式对病人是很不好的。医学与佛学对弥留病人身体及亡者遗体的处理方式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两者对死亡的认知、死亡时间的认定上不同。西方医学认为病人心跳停止或脑波变平后,病人即已死亡;人死则一了百了,不再有知觉,也没有所谓的灵魂。而佛教则认为虽然亡者已无鼻息,身体不能动,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但耳朵还能听,心里还是清清楚楚,仍然是有知觉的,「亡者」这时候还不是真正的死亡,即使亡者已死亡很久,佛法认为他的亡灵仍将一直存在,所以作各种佛事都能利益亡者,不限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
   圣严法师认为人的过世,不是丧事,不是喜事,而是庄严的佛事,因此佛教主张应替临终者助念「三皈依文」:「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临终助念的功德包括:一、使往生者心开意解,蒙佛慈悲接引;二、使亡者家属受到温馨关怀,种下菩提善根;三、助念者则可借机念佛,广结度人善缘;四、三宝弟子可庄严佛事,乃无上功德福田。助念的意义有四:一、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间的互助;二、帮助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帮助亡者家属安定身心;四、助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品高升。
   许多佛经都有关于临终助念的教诲。《佛说阿弥陀经》里有如下之经文:「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三辈往生第二十四>有如下之经文:「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关于临终病人的处理方式,《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有最多的叙述,例如<如来赞叹品第六>即有关于植物人或挣扎于生死边缘的重症病人的描述:「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里王外九)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这时候,家属应该「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如此一来,「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第七>也教导我们:「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旙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故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经文又说:「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其它如<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称佛名号品第九>、<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嘱累人天品第十三>等章节里也都有许多教诲。
作者: 天平    时间: 06-8-25 23:08
辛苦了辛苦了,支持一下!
作者: 月影    时间: 06-8-27 08:54
真能写啊 置顶算了
作者: 雕栏玉砌    时间: 06-8-27 09:52
是啊是啊,这麽好的帖子,要求置顶.
作者: 坏格格    时间: 06-8-27 15:07
月影跳舞真好看
作者: 似小非小    时间: 08-10-25 13:01
谢谢真水啦!
作者: vicky214    时间: 08-11-17 15:21
写得好,赞··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